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為培育造就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近年來,該縣按照“政府推動、部門實施、機構培訓、農民受益”要求,通過創新培訓方式,探索建立“農民點菜,專家下廚”的培訓機制,采取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相結合、田間操作與課堂培訓相互動、項目培訓與各級各類科技服務相配套、專家培訓與能人帶動相示范等農民喜聞樂見、通俗易懂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培訓了一批轉移就業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和在農村有創業愿望并有創業基礎的示范戶。
通過采取“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農戶”等措施,積極引導農民發展低成本、高效益的特色種養產業,全縣涌現出1.2萬“科技明白人”、“農民經紀人”和“致富帶頭人”。在他們的帶動下,還出現如羊排村龍井茶、烏秀村楊梅園、固魯村葡萄園和西江、郎德、麻料、新橋村的鄉村旅游等十幾個遠近聞名的特色產業專業村,專業村人均年純收入比其他村高出100元至300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