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交通執法一雙“慧眼”
——記黔東南州首屆“十佳人民滿意警察”吳濤
李 凱 特約記者 唐光新
本港訊 黔東南州交警支隊直屬大隊副大隊長吳濤從警至今,憑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一顆公正、愛民的心,處理4000多起交通事故,沒有一起錯案,有力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贏得駕駛人和群眾高度評價。“關鍵是要有對待工作和社會的高度責任心,不斷完善提高自身素質,注重執法的每一個細節,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吳濤一語道出自己的“絕招”。
交通肇事逃逸,給受害者帶來極大傷害,嚴重影響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吳濤把偵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作為交通事故處理工作的重點來抓,認真學習和研究與交通事故有關的《痕跡學》、《犯罪心理學》、《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交通事故分析與再現》等知識,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本領。
2008年9月19日晚,龍場鎮往重安江方向發生一起特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在公路上行走的五名婦女中有三人被撞致死,幸存的二人均飲過酒,無法準確敘述當時情況,且在事故發生較長時間后才向公安機關報警,給偵破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趕赴現場的吳濤認真搜索現場遺留的痕跡物證,帶領民警繼續向黃平方向沿線搜索肇事嫌疑車輛。20日凌晨4時于黃平縣中醫院找到了事故肇事車輛。在對駕駛員周某進行詢問時,周某卻矢口否認曾在凱里市龍場路段發生過交通事故,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面對重重困難,吳濤和其他辦案干警并不氣餒,又趕赴轎車撞山事故現場及逃逸事故現場進行更細致的勘查取證,經過比對發現肇事逃逸現場遺留的碎片和肇事轎車型號吻合。在鐵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周某終于徹底交代了飲酒后駕車碰撞行人后逃逸的犯罪事實。
處理交通事故的關鍵是快速出警,快速趕到現場,快速搶救傷員。早1分鐘,對于生命垂危傷員來說就有生存的希望。因此,吳濤總是隨時把處理交通事故和搶救傷員工具、器材放在車上,以便能隨時隨地出警處理事故。醫院、消防的電話號碼他隨口就能說出十幾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