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通訊員 楊清雷 攝影報道)日前,記者在劍河革東鎮至五河村兩公里處公路里邊一天然溶洞前,發現一個很“講究”的乞丐住所。
該宅外觀呈三角形,依勢而建。宅右壁上方書有:“叫花子老窩”五顆黑體儼然醒目的大字。有竹簾式的柵門,緊挨洞壁而柵,門前有石階,用混凝土砌成的花臺,花臺里栽滿花草。
宅門左面建有一座土地廟,其上雕畫有龍鳳搶寶的圖案,不過,龍和鳳都畫得有些脫型,龍畫的狗頭蛇尾,鳳畫的如拔脫毛的雞,形象有些滑稽。
中間火寶中有一個大大的“佛”字。土地門左右分別上書:“生態、一色”四個大字,顯有幾分莊嚴,疑是主人出門前乞討歸來后祈求禱告之地。
宅門右下方花臺墻面上陰刻黑字指路碑,上書:“下河往柳川鎮、上河往施洞鎮、主人長命富貴、公元二00九年十二月立”等字樣。
居室內由天然溶洞自然形成,高約1.8米、面積約3平方米,用混凝土平成平整地面,分三層:里層是香火臺,中間是鋪位,外層是堂廳,有柴火、水桶、碗、飯桌,甚至掃帚之類。從鋪被上的灰塵看,其主人有幾天不歸“家”了 。
據悉,這個別具一格的“叫花子老窩”是一個叫姓楊的乞丐路過這里,看中這個溶洞冬暖夏涼、能遮風避雨是其最佳憩身之地,于是長期窩居下來。而當地村民見其原宅太簡陋、含酸,朝日上下看著可憐,于是號召大家出資800元購置水泥、石砂出力為其宅修繕一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