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消息 1月10日,記者來到黃平縣舊州鎮川心村,站在村口舉目眺望,盡管數九寒冬,山坡上一簇簇翠綠的青草格外顯眼,仿佛林木中懸掛著一張張綠色的地毯。
沿著川心村馬溪屯村民組通往進山的小道,記者來到山前的一片草坡地,一幅田園牧歌畫卷展現在眼前。散發出清香的草地上,20多頭雜交肉牛悠閑自在地吃著青草,幾個牧童在牛群中嬉戲玩耍。透過這幅“草肥牛壯”的畫面,可以看到這里農民殷實的生活。
在羅建華家里,記者見到了這個小有名氣的養殖能手。
羅建華今年41歲,一家4口人。新建的房子是他用打工期間攢下的錢修建的,家中的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看得出,羅建華一家的日子過得很是紅火。羅建華對記者說,過去川心村周邊都是荒山,農民靠種植雜交水稻和柑橘過日子,2004年,黃平縣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他得到國家扶貧資金16000元,又從信用社獲得貼息小額扶貧貸款38000元,加上他自籌的20000元,投入74000元購買優質雜交肉牛37頭。5年來,他一共出欄82頭牛,實現產值35.6萬元,純收入達22萬元。
“我們組64戶人家就有27戶在財政扶貧資金的支持下,從2004年開始養牛,僅去年一年,27家養牛戶出欄優質肉牛就是140頭,每戶平均收入18360元。”羅建華告訴記者。
(李廣平 趙勇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