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龍勝洲)他,中共黨員,天柱縣石洞鎮計生辦主任。他,一位血氣方剛的中年漢子,但辦起事來卻如大姑娘般的溫柔。他,以一顆熾熱的心投入到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帶領一支計生隊伍用溫暖的胸懷烘干了計生對象的“潮濕的心”。群眾叫他帥“德哥”!
他,叫梁莊隆。2004年調到石洞鎮計劃生育辦工作,他把計生工作當成關注民的大事來抓。他的口頭禪是“一個糖一個小孩吃挺香的,兩三個小孩分就品嘗不到味兒了”。用少生孩子也是一條致富路的道理去關心、幫助、感化計生對象,去展開農村計生工作,“天下第一難” 被他破譯了:石洞鎮2007年至2009年兩女結扎對象達86戶,獨生子女達135戶,人口生長控制率等均在全縣榜首,連續3年受到天柱縣委縣政府的表彰,他自己連續7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他的第一個破譯密碼是—— 計生就是民生
石洞鎮有已婚育齡婦女5600多人,由于地處偏僻落后,育齡群眾的健康、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等保健知識比較匱乏,多數婦女常患婦科病。梁莊隆上任計生工作首先關心的是群眾的健康問題。他走遍了全鎮31個村,把已婚育齡婦女的身體情況逐一地了解登記,責成計生站的同志為婦女治療婦科病,講衛生知識。遇上有病沒錢醫的他掏腰包幫墊著,有其它困難的他主動幫著扛起。紅坪村有對夫婦,丈夫較為弱智,妻子產后有婦科病,他和同志不管農閑農忙經常下村去幫助這一家。有一次,這家妻子計劃外懷孕了,急得不知啥辦,梁莊隆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主動請車送她到縣保健站去做手術,又請人照顧她20多天。可是在一些人眼里,梁莊隆是一只黃鼠狼,難聽的話也不時地襲來:“梁莊隆是掙缺德錢哪”,甚至有人說:“看他一個男子漢瘋瘋顛顛地整天打聽人家養孩子的事,丟人現眼” 。他心里七上八下地翻騰著。可是群眾卻視他為“活菩薩”,婦女病好后,主動找到計生站上環、做結扎手術的絡繹不絕。石洞鎮黨委政府領導肯定了他的成績,并鼓勵、幫助。從此,他堅定了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信心。
有心計的梁莊隆認識到,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不是簡單地完成各項指標,而是關系到每個家庭婦女切身利益的大事。在計生站,他要計生員開展以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咨詢服務為重點的婚前后、孕前后、產前后、婦幼保健、避孕節育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利用婦檢時機,面對面講解、圍裙演示等形式,對育齡群眾進行系統培訓。做好計生工作,梁昌隆的第二個密碼視——對象是上帝
有見識的梁莊隆,抓計生工作以人為本。他告訴計生辦的每一位同志:“我們的工作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決不能粗暴,對象是我們的上帝。”去年4月,正值農忙季節,槐寨村、皮廈村、黃橋村及漢寨村有幾例兩女戶符合做絕育手術,可通知后遲遲不見動靜,梁莊隆便買了幾斤肉帶著計生辦的幾位同志分別登門慰問。經了解,他們都有再生一個男孩的念頭,再則就是做了手術后當前無法生產。酒桌上,梁莊隆不斷給對象敬酒,向他們宣傳政策,懇求他們配合與支持工作,并當場答應帶領計生辦的人去幫他們舞秧田,出錢為他們購肥料,還承諾今后扶持他們致富。當天有一戶的孩子上學正愁生活費,梁莊隆當即掏腰包為其解難。“上帝”終于被動了。
一位村干有了兩個孫男孩還想要個孫女孩,不去結扎,私下要梁莊隆網開一面,梁莊隆只是微微而笑擺擺頭,村干火了:“你還積極到我頭上來了,不認我?看你怎么到村里來工作?”梁莊隆沒有火,有的是耐心、合氣:“人家是群眾,兩女都做了手術,你是村干,兩個男孫了還要生,這理不合,法不合,你不能說,我更不該犯呀,你說是么?”村干悶悶不樂。隨后村里要硬化便道缺少資金,梁莊隆為他們操心,有志的計生對象想創業,梁莊隆在鎮里幫他們找項目,村干家種烤煙活路忙時梁莊隆帶人去幫……。“上帝”的火變成了激動的熱淚。解計生工作難,梁莊隆破解的第三個密碼是—— 忠孝難全
梁莊隆家住天柱縣度馬鄉,離石洞鎮50多公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計劃生育工作中,很少和家人團聚,其中的辛酸也許只有他本人才可感受。
對父母,他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梁莊隆駐皮廈村,一次,一計生對象的毌親病重,他得知后連夜趕去看望,并協助別人把病人送到縣醫院治療。2007年初,他70多歲高齡的毌親病了,他總想多抽些時間帶老人去看病,陪陪老人聊聊家常,但都因工作繁忙而耽擱,當家人把病重的毌親送進醫院時,已是癌癥晩期,梁莊隆趕到醫院,毌親己去逝多時,跪在夢床前,他流下的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內疚淚。如今81歲的老父也需要他的照顧,可是千家萬戶的計生工作他又怎能丟下?打一個電話回家,成為他一個非常珍貴的祝語了。
對妻子,他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由于農村計生工作的特殊性,參加工作以來,她很少回家過周末,節假日他讓別人休息,自己在單位值班。家中上有年邁的父親,下有讀大學的兒女全部交給了妻子。忙田間,忙地頭,還要忙做家務,忙照顧父母,操心兒女上學等,一年到頭妻子累得天旋地轉。而他卻星期天也不能與家人團聚一時,帶去一聲問候。相反,他患胃病,妻子還常常給他帶藥來。
對兒女,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2007年5月,梁莊隆去沖敏村慰問計生對象,回來時正趕上下大雨,一個小學女生,光著腳板穿著破衣,在雨中奔跑,他看見了十分心痛可憐,忙送給她50元錢去買鞋穿,將雨傘也送給女生,自己卻淋著身子回單位。可是,自己的兒女上學,他沒有接送過一次。2007年冬,大地鬧凝凍,天氣特別冷,孩子希望他買件棉衣御寒,他說:“你們先堅持幾天吧,我忙完后就送去。”他忙,一直忙到第二年春天,當他春節回家,見著孩子靠身上的兩件單衣熬過那寒冷的歲月時,內疚地一把將孩子摟到懷里,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梁莊隆憑良心辦事,以德行感人,把黨的事業、群眾的事業,看得比自家的事重要。他平凡、樸實、可親、可敬、迎得人們的贊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