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劉小招 通訊員 陳舉)立夏小滿,正是插秧好時節(jié),黃平的鄉(xiāng)下呈現(xiàn)出一片繁忙的村耕圖。6月18日,由黃平縣團委組織的10余名志愿者服務隊來到新州鎮(zhèn)白塘村開展幫農助農活動,這是鞏固和擴大科學發(fā)展觀成果,也是深入開展“忠實踐行宗旨,勤政廉政為民”教育實踐活動。
新州鎮(zhèn)白塘村十四組村民龔應祥老伯年過六旬,三個孩子均在外工作,妻子在家照顧只有1歲的孫女,家里4畝水田,正值農忙時節(jié),而家里缺乏勞力,看著日漸長高的秧苗,自己卻無力所作,老伯夫婦焦急萬分。得知此情后,黃平縣團委立即組織“志愿者助農插秧隊”來到他家開展幫農助農活動。
一群頭戴有“青年志愿者”標志紅色帽子的志愿者服務隊,一來到田邊,個個挽起衣袖,卷起褲管,穿梭在田間地頭,分工有序,配合默契,有的拔秧苗、有的拉線繩、有的插秧苗……,忙得不亦樂乎,鮮紅的團旗、志愿者旗幟在田間隨風飄揚,美麗的田園山間里展現(xiàn)出了一幅幅壯美而感人的畫面。
志愿者們相互間還展開了激烈競爭,個個激情高漲、爭先恐后,要比一比誰的動作最快,誰插得整齊,誰插最多,年輕的激情永遠不會被勞動的艱辛和疲憊壓倒,他們頂著炎炎烈日,還有說有笑,時而會有歡快的笑聲、甜美的歌聲飄蕩田間。從上午九點鐘到下午六點多,經過幾個小時激烈奮斗,志愿者們不畏辛勞,大家共同龔老伯家的4畝水田插滿了秧苗,一排排秧苗錯落有秩的林立田間,隨風輕搖的禾苗似乎正在向春風訴說收獲的希望,正是“秧苗香里說豐年”。
龔老伯臉上掛滿笑容地說:“團縣委一行的幫助就像是一場及時雨,要不是你們的幫忙,4畝多田我老兩口真不知要多少天才能插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