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消防 6月23日8時20分,貴州省施秉縣消防大隊接到城關鎮副鎮長彭英富報警稱:施秉縣城關鎮中沙村麥子嶺朱家山村民吳某某因下洞抽水不幸落入洞中寒水潭里,請求消防大隊前往實施救援。
臨危受命緊急部署
施秉縣消防大隊接到城關鎮副鎮長的報警后,8名消防官兵立即攜帶好打撈救援器材乘坐一臺消防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由于道路崎嶇,消防車輛無法直接到達現場,消防官兵只好把車停在村中一寬敞處,卸下救援器材,抬著機動泵,拿上水帶、救援繩索、抓鉤、照明燈等相關救援裝備跑步上山。9時10分,消防官兵到達事故現場,這時現場已經圍滿了村里的村民,村民們正一籌莫展的議論如何才能把吳某的遺體打撈上來。看到消防官兵的到來,村民們異常的高興,一邊幫助消防官兵卸下救援器材一邊對消防官兵訴說洞內情況:“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洞內空間小又黑還有寒氣,地面凹凸不平還非常滑,如果在洞內的時間過長會使人出現昏迷的現象,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垂直的寒水潭中,加上寒水潭深不可測,現在只能靠你們了”。
現場勘查詢問相知情人
消防指揮員與城關鎮副鎮長進行簡短的商議后,先決定由兩名消防官兵深入洞中查看洞中情況,并找來相關知情人詢問相關情況。在詢問得知死者因需要用水耕作水田,就到自家水田附近的一寒洞中抽水,直到夜幕降臨后也一直沒有回家,第二天早上,家中大哥猜測到吳可能出事,就開始到處尋找,直到在寒洞附近發現吳犁田用的工具,隨后又在洞深處發現吳的手機,寒潭水面上還漂浮著吳平時抽的香煙,如果沒有猜錯,吳某就應該掉進洞中寒潭里了。這時深入洞中的偵察的人員及時匯報到:在下洞的15米處有一個小平臺,平臺下面就是很深的寒水潭。根據現場查看和情況反饋,消防指揮員首先對偵察員匯報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并親自進入洞中查看,最后決定先用手抬機動泵,深入到洞中最大限度把水從洞中抽出,隨后在進行施救。
在狹小、濕滑、奇形的洞中排水
每下一步就感到一個難,狹小的洞口一次最多也只能下去一個消防戰士。地面的凹凸不平、濕滑、洞內滴下的溶水、地上的泥水、黑暗的空間,造成了這次救援的最大阻礙。通過消防官兵們的努力與配合,機動泵終于抬進了洞中的平臺處。由于洞內平臺處很難放下機動泵,兩名消防戰士又在洞中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機動泵陣地。一切準備就緒后,便開始抽水,機動泵的啟動聲在洞中響起,謝元君命令兩名消防戰士撤回洞口處,以免造成人員中毒。通過近40多分鐘抽水,消防官兵輪流下洞去觀察發現:機動泵的最高吸水高度也已經到了最大值了。這時負責觀察的消防戰士傳來信息說,已經可以看見死者的遺體了。在場的群眾不時探頭向洞內望去,死者的親人也開始傷心的哭泣。消防戰士一次次進出于洞中,無不牽掛洞外群眾和親人的心,現在遺體已經找到,接下就剩打撈起這具尸體。
垂直的洞里無一落腳點漂在水面進行捆綁打撈
在洞中的平臺處消防指揮員先決定把放在洞里的機動泵撤出來,以免影響救援人員在洞中操作。機動泵撤出來以后,消防指揮員命令個子較小的消防戰士系好安全繩,在洞里平臺處做了幾次尸體捆綁示范動作,叮囑平臺上拉繩的人員一定要拉好繩索,確保安全。隨著一聲令下,繩索在有序的節奏中下放,通過寒潭中傳出一聲我已經捆綁好了,先把捆綁的人員用力拉回來。回到平臺的消防官兵合力一起用力把死者往上拉,經過近20多分鐘的緊張救援,消防官兵把死者拉上了平臺,又一口氣抬出了洞外。整個救援工作成功完成。
洞里洞外環境差異導致消防官兵出現缺氧反應
撤出洞外后消防官兵都感到頭痛、頭暈、泛力等反應,在村民的幫助下救援器材被抬回了消防車停放處。消防官兵稍作短暫休息后,清點完器材便撤離現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