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劉仙 攝影報道)小時候,母親的棍棒經常打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不但不怨恨母親,還對母親感激了一輩子。
因此,在母親去世后,他決定為母守孝三年,期間不洗澡、不理發、不出門,只吃粗茶淡飯……
這個人,就是家住凱里紅洲路某小區的78歲老人沈思炳。如今,他的守孝行動已走過了一年半載。
棍棒出好兒
沈思炳老人的母親羅禮珍出生于1910年,家住今凱里市大風洞鄉境內,小地名叫書房。由于家境比較好,她從小沒吃過苦頭,造就了她與眾不同的性格。
比如,她脾氣很不好,愛罵人,子女們有錯,她也會破口大罵,有時還會大打出手。
“但我還是最感激我的母親,要是沒有她打在我身上的棍棒,我還不知道會成為什么樣子!”沈思炳說。
在沈思炳三歲那年,母親便開始教他干些簡單的家務活。“不做點事,將來什么都不會,那怎么行!”這是母親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但是,由于年幼,加之那時還沒真正領教過母親的厲害,沈思炳有些不買賬,母親說了,他隨便應付一聲,仍然自己玩著。一次,母親火了,拿起棍子就打在了沈思炳的背上,沈害怕了,趕緊拿起了掃帚。
但他的內心還是很不情愿了,因此做得很馬虎,地掃得一點也不干凈。母親更火,找到一根抽條,反復抽打沈思炳的屁股,還不準許他哭,否則就抽得更厲害。
最初,沈思炳對母親有所埋怨,因為別人家的父母,很少有這樣對待孩子的,但后來,挨的鞭子多了,他也漸漸明白,母親不會無緣無故鞭打他,只有當他犯錯時或者不聽話時,母親的鞭子才會抽到他的屁股上……
悟出了這個道理后,沈思炳看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變得聽話了,勤快了,家里有活他搶著干,而且干得很認真。每天一放學,他就把圍腰捆在腰上,開始幫父母干家務活,做飯、喂豬、洗碗、洗衣服……忙得不亦樂乎。到10歲時,他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乖孩子,書讀得好,事情做得漂亮,對父母孝敬有加。
當時寨鄰們經常跟他的父母開玩笑:你家這孩子,不用愁找不好媳婦了。每當這時,沈思炳的父母就笑得合不攏嘴。
事實上,寨鄰們說的話一點也不錯,后來,沈思炳討到了稱心如意的媳婦,就與此有很大的關聯。
據說,當年有三戶人家到沈思炳的妻子黎文英家提親,分別在一天中的上午、中午和下午。其中,上午和中午去的,黎父都不吭氣,彩禮也不肯接收。下午去的,就是沈思炳家。沈父請了兩位媒人,帶了些果品就去了。其間,黎父問是為哪位小伙提親。媒人說是沈思炳,結果老爺子就把東西收下了……最終成就了這門親事。很多年以后,老丈人透露說,當初把女兒嫁給他,就是看他人品好,勤快、孝敬老人,女兒跟著這樣的人,他放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沈思炳當過兵,后來又轉到了地方工作,無論是在哪一個崗位上,他都是不怕困難險阻,扎實工作,兢兢業業,領導交給的工作任務,從來沒有在他手上被耽擱過……
沈思炳把這些,都歸功于了當年母親的棍棒。“感謝母親老人家,她不僅給了我完好的身體,還給了我一筆讓我終身受用的精神財富!”沈思炳說。
感念母恩 守孝三年
上個世紀60年代,由于沈思炳兄弟三人都有出息,就把父母(父親去世于上個世紀70年代)接到了城里,早晚侍侯著,盡心盡力,不敢有半點閃失。
但天有不測風云,在2008年年底,母親即將100歲的時候,意外摔倒在地 ,跌斷了左腿大骨。
當時,沈思炳不在母親身邊,為此他深深自責。當他走進醫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時候,老淚縱橫,痛心不已,責怪自己太不孝,沒有把母親照顧好。這個時候,沈思炳已有77歲,頭發花白,他對母親的至誠之心讓很多病友都感嘆不已。
2009年元月1日凌晨,羅禮珍老人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在她辭世前的幾十個小時里,沈思炳不離左右,陪伴母親走完了最后一程。
辦完老母后事之后,沈思炳說非常感念母恩,又憐母親走得痛苦,宣布要為老人家守孝三年。為了顯示他的至誠至孝,他還表示,在三年的時間里,不洗澡,不理發,不出門,只吃粗茶淡飯……
沈思炳說守孝就守孝,毫不含糊,他一改以往經常外出走動的習慣,把自己鎖在了家中,每天早上起床后和下午晚飯前,就給母親燒些香紙和深深鞠躬,還嚴格遵循自己的承諾:不洗澡、不理發,只吃粗茶淡飯……
我們相信他是出于真心
沈思炳宣布為母親守孝三年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包括他的老伴。有的人認為他是在故意做作,做樣子給別人看;有的說他堅持不了多久,頂多兩個月就結束了……
但是,時至今日,沈思炳為母親守孝已有一年半載,所有不好的說法,均已不攻自破。
“他歷來對他父母是很孝順的,我完全相信他是真心這樣做的,但是我們都擔心他的身體,畢竟已是78歲的老人啦,怕他吃不消呀!”沈思炳的老伴黎文英說。
記者采訪發現,在沈思炳居住的小區,知道他為母親守孝的人不多。其鄰居楊先生聽記者提及此事后說,他和沈思炳家還是很熟悉的,但不知道沈在為母親守孝,只感覺一年來很少在小區看到他了,還以為他們家搬出去了呢!“像這樣為去世老人守孝的情況,現在太少見了,沈伯這個人很好,我相信他是真心真意的。”楊先生說。
相關鏈接:
古人守孝三年,實則27個月,在三年間不參與任何娛樂活動,不能婚嫁,夫妻不能同房,不能吃肉等等;
現代簡化了喪儀,普通的都是過完五七、七七,或者百天之后就除掉孝章,恢復正常生活,或因工作需要,很多人在遺體火化完畢之后就恢復正常生活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