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驥 攝影報道)7月25日,迎州慶牛王爭霸賽A組重量級的比賽繼續在凱里昆錡斗牛場進行,來自榕江的26號斗牛“小個子”復制姜太公釣魚的辦法,把角埋伏在地上,四聯“耐扣”、大可“直角”、同古“急性子”等牛屢屢上鉤,成為當日最有看點的比賽之一。
“小個子”之所以被稱為小個子,就是因它的體型而得名,它是當日比賽中個子最小的斗牛。“小個子”雖小,但據組織方說該牛在榕江是頗為有名的碰牛,扣眼功夫頗為了得。但本次比賽它從榕江長途跋涉而來,消耗了不少體能,戰斗欲望怎么樣還不好說。
四聯“耐扣”身型較大,雙角寬而長,但更讓人驚訝的卻是它的綽號的由來。據中國牛協會副理事長楊貞敏介紹,這頭牛曾在一次比賽中連打三頭凱里地區有名的大碰牛,在眼睛被扣得快不見光的情況下,把對手拖到累跑而奪冠,因此得了“耐扣”的綽號。而黔東南斗牛協會介紹,這頭牛是繼青虎那頭已戰死的“中國最耐打牛”之后,凱里地區又一頭耐打的斗牛,若不是被扣翻倒地,它一般不會逃跑。
第二輪第4架,是“小個子”對斗“耐扣”。戰斗開始,“小個子”就把左角埋伏在地上了,角尖緊緊頂住“耐扣”,“耐扣”空有有力的雙角,卻拿“小個子”毫無辦法。“小個子”的這種打法,就是借力于地面,避免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對手的面前(“小個子”個頭小,力量弱)。
“耐扣”見直接進攻不成,退后兩步再覓機會,但“小個子”以不變應萬變,仍是左角埋伏在地上,斜著眼睛注視著“耐扣”的一舉一動。“耐扣”按耐不住,選擇了主動進攻,掄起雙角架在“小個子”的脖子上,接著“耐扣”連排兩角,但未能將“小個子”扣住。
“小個子”見“耐扣”把角架上來了,知道自己的機會已經來臨,它埋伏在地上的左角向“耐扣”的右眼攻去,毫不費事就扣住了“耐扣”的眼睛,“耐扣”疼痛難耐,只得把頭仰了起來。“小個子”把左角放下去,等“耐扣”的頭落下來后再提角,“耐扣”再次痛得仰起來頭,如此三番,“耐扣”在差不多被扣到的情況下才擺脫了“小個子”的左角,雙方再次回到了陣地戰。
“耐扣”見識了“小個子”的厲害,不敢再讓“小個子”的角埋伏到地上,雙方一陣你來我往的互攻,6分鐘的比賽時間耗完,斗牛士迅速將他們分開。
接下來,“小個子”繼續用這個戰術對付大可“直角”、同古“急性子”以及云南“游牛”,且屢試不爽,怎奈它吃體能虧太多,在爭奪半決賽權時被云南“游牛”打跑,與獎項擦肩而過。但“小個子”的精彩表現讓觀眾大呼過癮,被“牛迷”們稱為當天比賽的戰術家。而“耐扣”在此戰之后,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最終的冠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