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楊仁海 攝影報道)黔東南州天柱縣一位單身母親,十年含辛茹苦,靠擺地攤、當洗碗工、編織草鞋供養(yǎng)兩位女兒讀書。今年,對于這位母親來說真是雙喜臨門:長女楊昆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為研究生,小女楊杰考取了華中科技大學。
夫妻白手起家 拉扯兩個女兒長大
今年47歲的天柱縣鳳城鎮(zhèn)侗族婦女饒德玉,1987年與湖南新晃縣的楊天云相戀在天柱結婚后,白手起家,靠在天柱、劍河等地周邊趕“轉轉場”,賣涼鞋、毛線等小百貨為生。3年間,夫妻先后生下了楊昆、楊杰兩個女兒。
饒德玉回想起,當年夫妻倆她常帶起兩個女,挑著大包小包一塊兒去趕鄉(xiāng)場。常常是早餐吃碗頭天的剩飯剩菜,中午吃幾個紅苕當午餐,連鄉(xiāng)場上1.5元一碗米粉都舍不得買。傍晚回家后,有時累得連煮飯的力氣也沒有。
1992年,饒德玉夫妻東拼西湊4000元,在縣城租一個門面開了一家成衣店。由于周轉資金少,他們只得一周跑一趟跑株洲或貴陽進貨,一次進得一小包貨,店鋪顯得總是空蕩蕩的。盡管生活過很艱,但夫妻恩愛有加,家庭非常和睦,生意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到了1998年,饒德玉夫妻手頭有了一點積畜,在縣城開發(fā)區(qū)買了一塊宅基地。借一點,貸一點,邊生意,邊建房,建成了一棟四樓一底的磚房。兩年后,夫妻倆在家中開起飯店和旅社。
兩個女兒在小學讀書成績拔尖,年年都被評為“三好生”,楊昆作文競賽還獲得黔東南州第三名,拿到360元獎金。楊昆與父親去縣教育局領獎金時,上了當地的電視新聞。當晚,丈夫楊天云便拉著妻子的手守在電視機旁,自言自語地說:“楊家過去沒有一個讀書人,現(xiàn)在我們楊昆終于有出息了”。
丈夫遭遇厄運 妻子含辛茹苦
正當一家人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時候,家庭卻出了變故。2001年12月28日這天,大家安安心心地等著過年了,楊天云在樓頂打掃衛(wèi)生,不幸從樓頂跌下,后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丈夫的逝去讓饒德玉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家里沒了頂梁柱,生活像天踏下來了一樣,怎樣才能獨自養(yǎng)育兩個女兒長大成人呀!修房子還欠的八萬元債務怎么還呀!加上由于附近的簡易車站已取消,往日還算熱鬧的街道頓時冷清幾多,饒德玉開在家中的飯店和旅社從此也隨之關張歇業(yè)了。就這樣,饒德玉什么事都不干,在家中呆呆地坐了整整一年。
從2003年起,饒德玉開始重操舊業(yè),背上背包下鄉(xiāng)賣小百貨。后又到一家自助餐店打工炒菜、刷盤子等。不久,饒德玉因勞累病倒了,回家治療了半年才痊愈。后來,饒德玉又進了一家超市當起了售貨員。再后來,在自家門口開了一個早餐店……饒德玉記得,她在縣里一家企業(yè)打臨工時,編織一雙草鞋得0.5元,工作量大又得錢少,經常通宵加班,最多一個月才得380元,只能勉強度日。
直到大女兒楊昆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蘭州西北民族大學,饒德玉這才勉強舒了一口氣。2008年春節(jié)后,饒德玉在家門口開始了擺水果攤的生涯。她向水果商賒西瓜、香蕉、蘋果等來賣,賣得錢后再付給老板。饒德玉當時想,哪怕一天只賺得10元,也比打臨工強,又可照顧小女兒的生活。
兩女兒10年沒穿過一件新衣
饒德玉回憶說,當年兩姐妹讀中學時,他倆從不花錢在外買一碗面粉吃,都是自己在家弄飯菜吃。一次,有個同學向楊昆錯錢,另一同學說,你怎么跟她借錢,她吃早餐的錢卻沒有。夏天熱得很,家里沒有電風扇,楊杰就用竹席鋪在地板做練習題,一做就是兩個多小時。
楊杰記得,母親在門口賣早餐,時常早上5點就叫兩姐妹抬灶、搬桌子。楊杰初中畢業(yè)那年,媽媽還在干早餐店,楊杰由于幫助媽媽干活,經常上課打瞌睡,為不影響女兒學習,饒德玉放棄做早餐店的生意。
10多年來,兩個女兒幾乎沒買過一件新衣服,都靠親朋好友送,姐穿了妹又穿。楊昆大學同學不要的衣服,全送給她,一雙運動鞋也是送的,還穿了兩年多。
楊昆讀大學期間的生活費,全靠獎學金,生活十分節(jié)儉。雙休日同學去游玩,她卻每天呆在寢室、圖書館看書,或借同學的電腦上網查資料,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大學自習室度過。楊昆說,“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少讓母親操點心 。”楊昆本來進大學,就想找一份工作,減輕家庭負擔。最后分配實習時,個個復習考研,楊昆也不知不覺地進行復習考研行業(yè)中,今年終于如愿以償。
“雙喜臨門” 再度愁煞母親
“今年,我家真是雙喜臨門,大妹崽(當地母親對女兒的昵稱)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為研究生,小妹崽又考取了華中科技大學。我雖然很辛苦,但值得。” 饒德玉噙著淚說,兩個女兒很聽話,又肯讀書,從不講究吃穿,只要她們倆肯讀下去,我再苦再累甚至賣房子都要供她們。
雖然楊杰已領到華中科技大學通知書,但并不高興,第一年4500元學費,至今還沒著落,這幾天天天在發(fā)愁。而慶幸的是,楊昆讀研究生的學費有國家出了,但每月生活費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楊昆讀大學4年向國家借助學貸款約2萬元,至今沒還。那我家修房子向親戚借的5萬元的外債,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錢還。“現(xiàn)在兩個妹崽又要馬上去讀書了,錢還不知從哪來,我腰子都愁掉落了!”饒德玉皺著眉頭,尷尬地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