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王子明 記者 李麗娟 攝影報道)8月20日,在雷公山山麓丹江河畔貓貓河口處的河塘里一釣魚愛好者捉到一只大鳥,經保護區專業人員鑒定是海南虎斑鳽,隨即被送往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場飼養。
據介紹,捉到此鳥的人是雷山一釣魚愛好者,名叫潘剛。他說:他頭天晚上在這里放釣,第二天一大早趕來看魚,發現釣到的不是魚,而是一只大鳥。此鳥和以往看到的不一樣,叫聲也奇怪,不知是何鳥,便打電話到保護區,保護區立即派人前往。工作人員根據有關資料和前幾年捉到的海南虎斑鳽形狀進行對比判斷,這只大鳥就是貴州鳥類新記錄、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海南虎斑鳽。由于鳥被捉時受到釣魚線的捆傷,再加上此鳥還不是成鳥,野外自食能力不強,所以安排在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人工飼養。
據悉,近年來此種鳥已在當地被發現過4次,這足以證明雷公山地區存在海南虎斑鳽的小種群。為此,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將繼續對海南虎斑鳽在雷公山地區的活動進行觀察。
據悉,海南虎斑鳽是世界上公認的鳥類瀕危物種,因第一個模式標本于1899年采自海南島的五指山而得名。該鳥的形體和大小都近似鷺,嘴長、頸長、腳長,上體黑褐色,并具有白色斑點,眼后有一條白色條紋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以魚蝦、小螺、昆蟲為食。虎斑鳽晝伏夜出,很少被人們發現,生活習性一直鮮為人知。由于虎斑鳽鳥極為稀少,因而被稱之為“神秘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