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腳村群眾晚上自發集中練習踩堂舞
本港訊 (楊茂 攝影報道)日前,貴州省劍河縣政協副主席陳愛柳在縣文化局和磻溪鄉政府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到洞腳村檢查“侗鄉風情游”的組織和落實情況,確保“中天城投杯”第四屆凱里原生態藝術節劍河“侗鄉風情游”活動的正常開展。
據悉,洞腳村隸屬劍河縣磻溪鄉,距鄉所在地7公里,距縣城100公里。與錦屏天柱接壤,是一個交通和信息閉塞的鄉村,侗族民俗風情和民間建筑保存得較為完好。因洞腳村仍保留侗族典型的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第四屆凱里原生態藝術節組委會將洞腳村確定為分會場來進行推薦,得到該縣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周密布署、精心策劃,將把原汁原味的非常神秘的侗族集體婚俗“十月頭卯迎新娘”等民間民俗活動展現給廣大來賓朋友,讓他們親身體驗神秘的侗鄉風情,起到進一步宣傳該縣侗族民間文化的作用。
當晚在洞腳村,正值收割稻谷的農忙時節,白天打谷非常勞累,可是一到晚上8點半左右,村里的男女老少自發集中到鼓樓前的空地,興高采烈的圍著木鼓練習踩堂舞一直到深夜才回家。
陳愛柳在洞腳村集中該村兩委主要成員傳達了藝術節組委會的方案,并指示:凱里原生態藝術節組委會將洞腳村定為分會場,是平時大力宣傳的結果,也來之不易,一定要做好群眾工作,農忙時節不誤“風情游”的排演;做好后勤保障,讓游客品嘗到侗族民間風味,吃得開心、玩得舒心;全力以赴、克服困難,力保活動順利開展,借助凱里原生態藝術節的東風,將洞腳村原生態的“侗族風情游”推薦出去,為打造民族旅游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