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通訊員 楊清雷)位于黔東南清水江一帶的苗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厭倦了種族紛爭、飽嘗人間疾苦的苗族先民為躲避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經過萬般劫難被迫從很遠的地方長途遷徙來到這崇山峻嶺、莽莽叢林、人跡罕至地方安頓下來,他們自食其力、自作而食,自織而衣,遠離硝煙戰(zhàn)火、遠離了壓迫和管制,與外界隔絕,和睦相處,與世無爭,仿若世外桃源。
出于地形條件限制,這里不宜開墾種糧,但大山里的資源十分豐富,他們以打魚、狩獵為主,兼以種植一些適應山里的植物、蔬菜之類,解決生活之需。在長期生產生活中,苗胞們發(fā)現一種很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生長可以當作糧食食用的植物——韭菜(指大葉韭菜)。
這種韭菜適應性很強,喜蔭濕、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長極其旺盛、無病蟲害、繁殖能力強,只需一次種植多年可以采割取用,愈割愈長得快。因此俗稱為“懶人菜”。這種韭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實用性和隱蔽性。勤勞、聰明的苗家人隨意地把它種在林蔭下、溝澗旁、空地里,綠油油一片如同茅草一般,外人稍不留意很難發(fā)現那就是苗家人食用的蔬菜。就是這種生命力極強的韭菜曾在歷次苗族遷徙、戰(zhàn)爭、自然災害和饑荒時救過他們的命,度過生死難關。
不僅如此,韭菜還具有增強體能、益壽延年的保健作用,長期食用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等之功效,又名為“起陽草”,現代人稱之為蔬菜中的“偉哥”。難怪這一帶苗家人男的人人身強體壯、血氣方剛、聰明絕頂;女的個個心靈手巧、如花似玉、貌若天仙。都得益于這種天然的綠色植物,也就是他們養(yǎng)顏長壽的秘訣。
如今,國家調整了林農政策,給當地帶來了很大實惠,苗胞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韭菜已不再成為苗家人的主食,但這里的苗家人還保持種韭菜吃韭菜的習慣。如你的到來,熱情好客的苗胞會端出好多熱騰騰香噴噴的韭菜腌香魚、韭菜葛麻蟲、韭菜泡酸菜、韭菜雞蛋湯等美味來盛情款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