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僑報 劍河是黔東南州三條精品旅游線路之一,是以凱里為代表的苗族風情旅游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黔東南三板溪庫區(仰阿莎湖)旅游開發的主體部分。
新縣城區位優勢明顯,國家65號高速公路和320國道穿城而過,距州府凱里市49公里,距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50公里,距侗族旅游區中心黎平150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四季旅游。
縣境內有代表性景觀56處,其中自然景觀42處,人文景觀14處。民族風情項目14種,有正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的革東八郎古生物化石群景源,有亞洲級苗族錫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融原始自然生態、苗侗風情、湖區風光、喀斯特巖溶地貌、溫泉療養為一體的仰阿莎湖綜合景區、百里原始闊葉林景區、磻溪白水洞瀑布群景區等。
苗疆圣水里泡溫泉
著名的劍河溫泉位于縣城東南面,從新縣城出發,數分鐘即到溫泉景區。景區中心區的溫泉,日涌水量達1800噸,水溫常年保持在38℃—50℃之間,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屬國內三大名泉之一,具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癥,被譽為“苗鄉圣水”。景區周圍有文化部命名的民間畫鄉、平塘坡溶洞群、苗族建筑的自然博物館下巖寨等景物景觀。
過去,由于山高谷深,清水江穿城流過,在劍河境內形成十里長灘等多處著名險灘。三板溪電站2005年下閘蓄水,形成了煙波浩淼的仰阿莎湖,南哨河、康中河等變成碧波如鏡的湖灣,水陸交通便捷。無論游船還是駕車,一路上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八郎山上尋古化石
八郎古生物化石群位于新縣城西北面,距縣城有2公里。 該化石群是1982年11月,貴州工業大學在八郎后山坡上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群,是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類型動物群在我國的首次發現,是國際古生物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發現,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旅游開發價值。海內外專家贊譽:“這里是古生物化石的搖籃”,“是一個極好的國家地質遺跡公園”。
目前,劍河縣正著手以海洋古生物遺址科普和寒武紀古生物世界觀賞為八郎開發主體,建設以生態民俗旅游為輔助集科普、娛樂、休閑為一體的主題旅游區。
大稿午村賞水鼓舞
新縣城西城區坐落著“苗族水鼓舞發源地”——大稿午村!秳用缱逅奈琛妨鱾饔趧涌h革東鎮大稿午村,是一種以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結合的原生態舞蹈,分為祭祀、起鼓、踩鼓、狂歡四個部分。其動作瀟灑自如,鼓點節奏變化豐富,在高亢的苗族飛歌伴唱下,充滿濃郁的民族氣息,體現了苗族人民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水鼓舞”是貴州省省級非物質遺產重要代表作,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2007年,《劍河苗族水鼓舞》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由田野走上舞臺,逐漸被世人所了解和認識。2009年,代表黔東南州獲得原生態舞蹈銅鼓獎,后代表貴州省參加第五屆CCTV舞蹈大賽,榮獲金獎。
原始森林里品幽情
百里原始闊葉林景區位于縣城西南部,總面積200平方公里,是迄今貴州保護最完好、面積最大的亞熱帶原始闊葉林區。景區內古樹參天、蔥郁蔽日,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40多種、野生動物50多種。該景區內還有南哨觀音閣、老山界、古禿衫、八萬山、鵝掌楸自然保護區、例定千秋碑等景點。
位于縣城東北部的磻溪白水洞瀑布群景區,由白水洞瀑布群,大廣坳紅軍長征戰斗遺址、謝寨風雨橋、小廣環龍庵、八仙洞石柱、平岑高原平湖、高壩趕歌場等景觀組成。
村寨里觀苗服
劍河苗族服飾異彩紛呈,其中錫繡、紅繡最為原始獨特。錫繡苗族女裝覆蓋于劍河縣50多個村,被稱為世界苗族服飾一絕,國內外博物館爭相收藏。稿旁式女裝屬苗族紅繡,被人們稱為紅色娘子軍。據資料記載,紅繡苗族女裝目前僅在劍河的30多個村寨尚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