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日前,記者來到榕江縣舊州鎮口寨村一個名叫高烏堂的山頂,寒風掠過,感到陣陣涼意。一片金黃的果園里,一個美麗的身影引人注目,戴著耳環、腳穿皮靴的她正指導工人怎樣挑選果子。12月10日,榕江縣臍橙展銷會要上貴陽五里沖農貿市場舉行,她要把最好的臍橙拿去展銷。
她摘下臍橙熱情地邀記者品嘗。“這是你的果園嗎?”記者看她不太像地地道道的果農,就隨口問道。她說:“當然是啦!今年剛好全部掛果。”接著,她頭頭是道地談起了果園的管理,防蟲、剪枝。
同行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黃秀福介紹,她叫楊吉,是該縣聞名的“杉王”楊鼎星的兒媳婦,家境很殷實。5年前,家里建起全縣私營最大的臍橙園180畝。由于管理得好,帶動了周邊農戶,她的果園被縣農業部門、婦聯等單位定為培訓基地,她還是縣臍橙協會副會長,每年縣里舉辦臍橙展銷活動都少不了她的身影,被譽為“臍橙形象大使”。
楊吉告訴記者,20多年來,一家人為杉樹林付出了很多心血,為償還造林欠下的貸款曾把房子都抵押了,又擔心政策變化,全家人也想把樹賣了輕輕松松過日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國家發放了林權證,每年批給她家幾百方砍伐指標,辦起了小型木材加工廠,收入很可觀。
“你家一萬多畝杉木林,每年砍樹賣收入就很可觀了,為啥還要這么辛苦來搞果園?”她回答:“其實,砍樹賣并不是栽樹人的唯一目的。林改政策和縣里的扶持政策都表明林業產業大有前途。”吃了“定心丸”,楊家人就舍不得砍樹了,在縣里幫助下安安心心經營果園。她指著遠處的一片荒山說:“杉樹林主伐后重新栽苗要20多年才成林,不如讓杉樹自由生長,間伐收入不斷,環境也得到很好的保護。生態環境好則果子質量好,成林后的果園年年都有收入。我的果園每年收入好幾十萬元,比砍樹賣還劃算。”
為實現林業資源增長、林農收入增加的目的,林改后,榕江縣大力扶持群眾從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力爭3年內全縣臍橙發展到5萬畝,年產量達7萬噸、產值2億元以上。縣長肖克說:“作為全省林業資源大縣,我們一定要把林改政策‘紅利’掘出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