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盧秋米)歲寒時節顯真情,寒冬送暖暖人心。1月5日上午,州委書記廖少華一行冒著小雨來到州救助管理站,看望救助站全體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廖少華強調,越是關鍵、困難、特殊時刻,越要體現黨委、政府對受救助人員的關懷和溫暖。
去年,州救助管理站嚴格執行國務院《救助管理辦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按照“自愿受助,無償救助”的原則,主動實施流動性救助、勸導性救助、人性化救助。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接待和勸導救助人員2818人次,實際救助2612人次。其中,男2415人次、女197人次;本省救助人員896人次,外省救助人員1716人次;未成年人300人次,老年人122人次,殘疾人192人次,其他人員1998人次;年齡最大80多歲,最小7歲。共救助了農民工678人次,救助資金支出24332元。為促進全州社會和諧穩定,搞好城市文明建設,提升城市形象,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聽了有關情況匯報后,廖少華對救助站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救助管理站要認真履行救助管理部門職責,強化以人為本核心理念,開拓創新,加強管理,切實履行改善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基本職責。
每天救助的人數是多少?受救助人員的住宿情況如何?伙食怎么樣?……是廖少華十分關切的問題。當得知受救助人員將被統一安置在凱里市民政招待所時,廖少華說:走,到那里看看去!
房間一天的收費是多少?對被救助人員是如何安排的?……在凱里市民政招待所,廖少華走進房間,仔細察看受救助人員的住宿環境,一一詢問。
招待所負責人金良友告訴廖少華說,一天的收費只需要十幾元,都是由救助站支付,被救助人員不需要花費一分錢。對被救助人員,我們的服務同一般客人是一樣的,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聽到這里,廖少華十分欣慰,他說,招待所一方面要保證讓受救助人員住得暖和、安心,一方面還要加強對招待所條件的改善和管理。
廖少華強調,隨著北方冷空氣南下,天氣會越來越冷,越是到關鍵時刻、困難時刻、特殊時刻,各級黨委、政府越要關注、關心受救助人員,讓他們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溫暖。救助管理站要積極與凱里市有關部門以及街道、社區之間的聯系和協作,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巡邏力度,要確保救助對象的生活、住宿得好,切實做好救助對象的御寒保暖工作。
副州長楊勝勇,州政府辦、州民政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陪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