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潘興隆)近日,在國家文化部文化遺產司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貴州省共有23個被列入推薦項目名單,其中,僅黔東南州就有15個項目被入選,占全省總數量的65.2%。
據介紹,黔東南州榕江縣的侗年和苗族栽巖習俗、天柱縣的四十八寨歌節、黎平縣的月也、鎮遠縣的賽龍舟和錦屏縣的侗族刺繡作為新入選項目被列入推薦項目名單。另外,該州黃平縣的苗族蠟染技藝、從江縣的侗族琵琶歌、劍河縣的苗族民歌(苗族飛歌)、臺江縣的苗繡等9個項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推薦名單中,它們主要集中在民俗、傳統音樂、傳統手工技藝上,特別是重要的少數民族節日集會更引人注目。
據了解,黔東南州以其秀麗的風光、獨特的原生態文化和民族風情美名在外,享有歌舞之鄉、百節之鄉等美譽,尤其是近年來,黃平飛云崖“貴州民族節日博物館”、“四月八”蘆笙節,臺江姊妹節,鎮遠青龍洞“貴州民族建筑博物館”等一批新景點的建成和民族集會的接連成功舉辦,更是極大豐富了非物質文化內涵,吸引著眾多省內外游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