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7歲的黨員干部犧牲在抗旱救災的第一線
黔東南州委追認梁艷光為“優秀共產黨員”
給予家屬5萬元撫恤金
本港訊 (實習記者 胡 雁)今年年初,從江縣西山鎮遭受到了持續干旱天氣,在抗旱救災過程中,該鎮駐滾朗村干部梁艷光卻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犧牲在了抗旱救災的第一線。6月25日,州委召開常委會議,決定追認梁艷光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并給予家屬5萬元撫恤金。州委常委、宣傳部長耿生茂要求,要在全州范圍內開展學習梁艷光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省、州各新聞媒體要從不同的角度深入地進行宣傳報道。
據介紹,梁艷光,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9年12月參加工作,先后任從江縣翠里鄉扶貧工作站站長、翠里鄉黨委委員、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西山鎮城管辦主任、西山鎮駐滾朗村干部。
今年三月以來,從江縣西山鎮遭受了嚴重旱災。梁艷光負責的滾朗村受災嚴重,群眾每天找水、挑水要走幾公里山路,花上好幾個小時。梁艷光帶領滾朗村“兩委”干部經過不懈努力,尋找到4處新水源點,協調和爭取引水管道1000多米,動員群眾籌集資金6000元,投工投勞20000多人(次),鋪設水管8000多米,順利完成4個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滾朗村人畜飲水困難。在和滾朗村黨員干部群眾并肩戰斗的七天七夜里,梁艷光毫不退縮,始終奮戰在抗旱第一線,同時他還與村組干部一道,組織巡山隊伍每天深入山間、林區巡邏,并在主要路口設卡檢查,嚴防森林火災;進村入戶開展防火安全大檢查,檢查易燃物品擺放、電線電路安全、填寫防火安全調查表、與農戶簽訂防火責任狀。通過他和滾朗村“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該村在抗旱期間,飲水困難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全村沒有發生一起火災事故,群眾生產生活得到了保障。
據了解,梁艷光所工作的滾朗村,屬于二類貧困村,為了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梁艷光結合該村的實際,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全村去年共有42戶養豬大戶,種植茶葉100畝,果樹500畝。還組織群眾硬化村寨步道1500多米,完成生活場所樓上改樓下48戶,新建沼氣40余口,建成長18米寬2米的寨腳人行橋一座。在此期間,他吃住在工地,與群眾一道扛水泥,拌砂漿。為了滾朗村的經濟發展,他四處奔走,積極爭取發展項目。在抗旱救災的關鍵時期,已經連續7天沒有回家的梁艷光為了減輕村干和群眾的負擔,責備干糧,住在村“兩委”活動室里。
3月18日,梁艷光與村干部一直工作到夜間十點半鐘。19日凌晨2點30分左右時,梁艷光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于3月19日13點30分因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