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日,州政協副主席胡國珍就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廣泛調動各族各界人士積極性,努力推進我州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一問題接受了黔東南日報社、黔東南電視臺、黔東南人民廣播電臺、凱里人民廣播電臺、黔東南信息港等我州內新聞媒體的采訪。
記者:胡國珍副主席您好!請您談一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如何廣泛調動各族各界人士積極性,努力推進我州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胡國珍:胡總書記在第22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也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從胡總書記的這段講話我們可以看出文化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是緊密相關,休戚聯系的。
從我州目前的文化體制狀況來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有句話說得好,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有新面貌,只有改革才有生機,才有活力,才有發展。從我州情況來看,不管是對公益性事業文化單位還是對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都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廣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來投身這場改革、支持這場改革,這樣才能激活我州的文化體制改革工作。
剛才記者問到的如何調動各族各界積極性,努力推動我州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個問題,我想談談幾點看法。
第一,首先要解決文化的服務方向問題,即是為誰服務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重要,是搞好文化體制改革,廣泛調度各族各界積極性的關鍵問題,前一段時間我們的部分文化作品、影視資料等等在服務方向上出現了偏差,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充斥市場,人民群眾反映是非常強烈的,所以我們的文化為誰服務這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堅持文化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文化只有根植于人民,從人民中來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第二,文化的內容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必須從人民群眾需要出發,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代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的文化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才是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它才代表文化發展的方向,而不是憑空臆造、隨意杜撰、嘩眾取寵的文化。我們黎平縣地坪村的風雨橋,前幾年因為洪水不幸被沖垮了,當地的人民群眾積極地、主動地、自發地去打撈、搶救橋的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70%的構件打撈、搶救上來了,為風雨橋最后的修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地坪的風雨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說地坪村人民幾百年來文化的象征,是它歷史的沉淀,它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是休戚相關的,是代表當地人民群眾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的人民群眾就自發地、主動地去愛護它、搶救它、保護它,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三,要廣泛并虛心聽取各族各界人士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特別是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于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的議案和提案,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為我州文化體制改革獻計出力,建言獻策。
第四,我州對文化體制改革應該出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管是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還是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都應該分別出臺一定的政策措施,激發他們搞好改革。對公益性的改革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效應,對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的改革要立足市場,加大轉企改制的力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