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11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度上行12個基點,再度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的新高。這也是人民幣對美元連續第10個交易日升值,創下了2005 年匯改以來對美元最長的連續升值紀錄。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2010年年末開始的人民幣新一輪升勢仍然繼續。
連續10個交易日升值
周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215,比去年末的6.6227再度上行12個基點,也是人民幣連續第10個交易日升值。人民幣對美元的這波連續升勢,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此前最長的紀錄為2010年9月9日~9月21日,共9個交易日。
到昨日為止,人民幣對美元自2010年6月重啟匯改以來已經升值3.15%,而自2005年匯改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則為22.48%。
盡管人民幣中間價連續走高,但人民幣對美元在即期市場收跌,并未延續去年年末連續創新高的態勢。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境內即期市場收盤價報6.6088元,低于去年年末的6.5897。
某國有銀行的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昨日盤中人民幣不同于前幾個交易日的單邊升值的走勢,不過買賣雙邊的交投依然比較活躍。
興業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博客)指出,人民幣近期的連續升值,或許意味著在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更大,也將更富有彈性。此前他預計人民幣今年的升幅將達5%~6%。
他還認為,人民幣對美元貌似劇烈變化的背后,是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根據最近國際美元的表現,人民幣連破匯改紀錄可能恰恰意味著短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存在回調需求。
由于對歐洲債務危機依然心存疑慮,同時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在2011年的復蘇前景暫持樂觀態度,當前市場對美元在年初的表現更有信心。而對于人民幣與美元的“碰撞”,投資者目前把目光投向了下一次的中美高層會晤,即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于2011年1月19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0年人民幣有效匯率基本穩定
魯政委在其報告中提到,回顧2010年全年人民幣匯率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超過3%,不過,從其測算編制的人民幣對15種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綜合匯率指數,以及人民幣對金磚三國貨幣(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的匯率變化的人民幣金磚匯率指數來看,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劇烈波動的同時,有效匯率保持了高度穩定,即以上兩個指數與2009年相比變化較小。
魯政委說,根據他們的統計,滯后3個月的以上兩大匯率指數同比漲幅與我國出口有著顯著的負向關系。而得益于2010年兩大指數的高度穩定,我國在去年全年的出口增長最終是超預期的。
而更細致來看,盡管上面提到的兩個指數與出口都有高度的相關性,但比較起來,人民幣金磚匯率指數的影響還是稍強于人民幣綜合匯率指數,這意味著,從對我國出口的影響來說,絕對價格變得更貴固然是有負面影響,但更為重要的沖擊因素是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得更貴。
此外,從人民幣升值對通脹的作用來考察,人民幣金磚匯率指數變化對CPI更為敏感,魯政委指出,這可能一方面顯示了人民幣相對于資源型國家貨幣(“金磚四國”中巴西和俄羅斯是典型的資源型國家)對美元的更快升值,從而從價格角度對國內通脹的平抑作用更強;另一方面可能顯示了金磚匯率指數變化對出口量從而對總需求的更大影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