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訊 2011年伊始,房地產行業整合漸露崢嶸。分析師認為,在融資受限、土地紅利急降等因素的沖擊下,今年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真正的行業整合年。
遲到的行業整合
日前,恒大地產力挫萬科,以16.6億元收購了深圳建設71%的股權,后者在深圳擁有眾多商業物業及有可能納入舊改項目的項目。幾天之后,佳兆業集團宣布,擬以6.72億元收購深圳科拓建筑旗下的浙江伍豐置業有限公司。日趨活躍的行業并購,標志著今年房地產行業的整合已經拉開序幕。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仍是個高度分散的行業,參與者良莠不齊。去年,雖然龍頭開發商的品牌優勢開始凸現,但2010住宅銷售前10強的房企總體市場占有率仍然只有12.4%。
有業內人士表示,2008年的金融危機本來應該是房地產行業整合的良機,但隨后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卻使不少瀕臨退出市場的小地產商重獲生機。
融資受限成直接動因
有研究報告認為,2011年,調控政策將持續高壓,開發商銀行貸款融資的門檻將顯著提高,資本市場再融資功能能否恢復,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由于新增可售量急劇放大,競爭加劇,一旦銷量普遍下降,大公司的多渠道融資能力將保障其擁有較好的抗風險性,并具備逆周期擴大土地儲備的能力。
“接下來的房地產行業景氣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行業將從完全競爭逐漸演進到寡頭競爭,土地、資金等資源的進一步聚集是必然趨勢。”國泰君安分析師孫建平認為。
中銀國際分析師田世欣表示,大企業的融資能力較強,這將促使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企業集中。
深層原因:土地紅利消減
相對于融資收緊等短期因素,田世欣認為,長期來看,土地升值對開發商利潤的貢獻持續下滑,將是促進行業整合的深層次原因。
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房地產企業的利潤中,土地增值與開發利潤的比例關系在1:2左右,囤地時間越長土地增值越高,而周轉快的公司,比例越低。
但這種情形正在改變。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2.7萬億,較2009年增長70%,土地出讓金在同期商品房銷售額中的比重已經從2008年和2009年的40%和36%大幅提高至51%,遠超業內認同的地價、成本費用、利潤各占1/3的均衡格局。
田世欣認為,隨著多年存量開發建設以及土地開發轉讓規范化,新購置土地成本大幅提高,未來土地紅利逐步枯竭。與土地紅利相比,來自前瞻性布局、快速周轉、產品設計和質量、營銷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利潤貢獻占比將越來越大。
“在高地價的擠壓下,大量僅僅依靠關系獲得一些土地便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的企業,最后不得不選擇退出或者轉而和專業開發商合作。”田世欣表示。
二三線城市或成并購熱點
對于未來行業整合的方向,香港時富證券分析師周杏苑表示,一些大型的開發商目前正在布局二三線城市。與本地的小型開發商相比,大開發商資金實力雄厚,但卻并不熟悉當地市場;另一方面,當地的小型開發商比較熟悉市場,卻可能面臨資金壓力。
“今年的并購潮流會集中在二三線城市,一線大開發商與二三線的地頭蛇之間的合作會明顯增多。”周杏苑表示。(張鴻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