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剛剛考察完孫子所工作城市的樓盤,李婉蓉和老伴6日又一塊走進了南寧港拓紅木家具的展銷廳,準備在紅木家具行業投資一把;7日,她還要參加當地一家投資公司開辦的投資加拿大、歐洲股市講座……
李婉蓉說:“整個春節期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超過5天時間是通過各種方式來學習、決定投資方向,但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明確的目標。”
李婉蓉一家僅僅是眾多中國家庭春節活動的一個縮影。如今,隨著人民幣升值和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開始關注投資理財的方式、方法,但其中蘊藏的瓶頸和難題不容忽視。
據國家統計局1月發布的數據,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測算約為39.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與此同時,各地勞動力價格普遍上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水漲船高。
記者通過qq、msn聊天室等多種方式,在春節期間采訪的186個年收入水平超過50萬元的家庭中,將近90%以上的家庭認為:需要盡快考慮如何投資理財的問題,而已經有超過60%的家庭將股市、基金作為自己流動資產投資的重要領域。80%以上的家庭認為,通過春節家庭會議或者集中考察的方式,能夠較好地確定投資方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這些家庭對投資理財能力的缺失。記者隨機采訪的這些家庭中,超過一半以上不懂得“資金的復利效應”,60%以上的家庭仍然熱衷于投資樓市,50%以上的家庭不了解宏觀政策的方向。只有不到10%的家庭認為,能夠在春節期間初步確定家庭投資方向。
相當一部分記者采訪的家庭認為:當前投資渠道仍然較為單一,在樓市限購令在不同城市相繼出臺的背景下,這一領域正在失去投資的吸引力。而近年來剛剛興起的紅木家具、普洱茶、茅臺酒等被認為是“稀缺資源”的領域,固然有著豐厚的回報,但是,這些領域不僅需要足夠的資金,而且對知識水平、行業閱歷等門檻要求較高,成為讓他們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的柳州民營企業家劉建波,也在被投資方向困擾。他說:“2006年的時候,搞米粉攤的整個家族都進入了普洱茶的高端市場,沒想到2008年遭遇快速跌價,損失了幾百萬元,到現在還沒恢復元氣。現在我們又想進入紅木家具市場,但還有很多擔心的地方。”
交通銀行欽州支行行長廖杜平認為,春節期間,通過難得的聚會時間,整合家族和家庭的力量,采取一個家庭或者整個家族的方式進行投資理財,是中國家庭的優良傳統,對于減少投資壓力、分擔風險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他建議:投資應該“做熟不做生”,只能在自己了解、熟悉的相關行業進行投資,如果希望在別的領域進行投資,還是應該委托銀行、金融、保險等專業人士規劃設計。新華社記者 何豐倫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