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 剛剛拿到駕照的王先生迫不及待地登錄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準備填表參加下個月的搖號。網站上的信息顯示,本月共有306865人申請搖號爭奪1.76萬張牌照資源。王先生計算了一下,中簽率約為5.74%。而上個月第一次搖號時,全市共有21萬人報名參加,中簽率為8.38%。
“2月份申請搖號的人里面,有18萬多是1月份沒中簽的,12萬是新增的。到了3月份,要是像我這樣的新申請人數量再增加,中簽率還得往下降。”這么算下來,王先生有點兒沮喪。汽車專家昨天建議,如果“全家總動員”的市民已經中簽,就趕緊取消申請,把名額讓給更多沒有中簽的市民。這樣,參加申請的人數會大大減少,中簽率也會有所提升了。
中簽率下降2.64個百分點
搖號上牌第二個月,中簽率就下降了2.64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達到31.5%。這一現象,引起了一些汽車業專家的注意。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認為,由于搖號申請人不設總量限制,數月后完全有可能累積成為百萬量級的巨大基數,搖號中簽的希望會變得越來越渺茫。
蘇暉的理由是,目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持有機動車駕駛證但名下沒有小汽車的人,都有可能申請參加搖號。再加上本市每年約有50萬人新考取駕照,這樣算來,還真不是一個小數。
首輪中簽者2000人買了車
按道理,北京搖號上牌的概率不至于這么低。那為什么“搖號上牌”的新政實施后,中簽率跟人們的預期相差如此之大?
一直關注北京車市走向的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搖號中簽率低,直接原因是申請搖號的人基數大;而基數大,是因為很多家庭本來只打算買一輛車,但為了提高中簽率,動員了家中所有持有駕照的人一起參加搖號。事實上,在上月舉行的首輪搖號中,家庭成員總動員、夫妻聯手的情況并不鮮見。
這種情況不僅降低了中簽率,而且不會為車市貢獻銷量。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數字,截至今年2月8日,在1月份搖出的1.76萬個中簽號中,僅有2000多人實施了購車,僅占中簽總數的11%。尚未出手購車的人,多數是希望挑更好的時機出手購車,但也不排除有少數幸運的家庭中簽兩張以上,其中一張牌照將被浪費。
建議過剩指標應盡早報備
崔東樹認為,盡管京城“搖號”申請人的基數存在進一步增加的可能,但這一問題并非無解。
“如果是私人購車,為了得到一張牌照而全家上陣或夫妻聯手,這在情理上并無不妥,而且這種做法基本不會損害搖號的公平性。”崔東樹認為,只要人們愿意,每一戶家庭、每一對夫妻都可以這樣做,雖然總體中簽率低了,但一家三口上陣,中簽率就要乘以3;夫妻聯手上陣,中簽率就要乘以2,他們獲得牌照的希望并沒有稀釋多少。
但崔東樹同時表示,對于私人購車者目前需要規范的是,如果他們想買一輛車卻中了兩個簽,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備,而不要等到6個月后這個指標自動失效;已經中了簽的購車者,其他家庭成員應及時退出申請,減少搖號基數,“這樣做,可以讓有限的牌照資源盡可能快變成車市的實際銷量,增加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專家提醒
警惕汽車經營企業以個人名義“占坑”
崔東樹同時表示,真正可能對搖號基數帶來較大影響并可能影響搖號公平性的,是汽車租賃、二手車經營等公司。按規定,這些公司應該走單位搖號渠道,但為了在短期內占有更多的牌照資源,迅速擴大經營規模,上述公司完全有可能動員持有駕照、但并不打算買車的員工及其家屬,以他們的名義申請搖號,擠占私人購車名額,“這才是有關部門需要注意的。”
新聞鏈接
哪些人可以申請搖號上牌
按照《〈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可以申請指標。“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包括以下5種:本市戶籍人員;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持有有效身份證件并在京居住一年以上的港澳臺居民、華僑及外籍人員;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持有本市有效暫住證且連續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