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溫州3月25日電(見習記者 趙小燕)被通稱為“高利貸”的溫州民間借貸在當前國家貨幣緊縮政策的大形勢下,正展開一場“金融狂歡”。在“地下市場”,溫州“高利貸”短期平均月利息,據記者調查已高至8分,為銀行同期的17倍。
記者暗訪溫州“高利貸”市場
近日,有媒體稱溫州民間借貸部分月利已超一角,而對于溫州經濟極為熟悉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則認為,月利超過一角的個案肯定有,但目前來看,“溫州民間借貸短期利率應該在6分到8分之間,而長期借貸則在3分左右。而且現在連高利貸都很難借到了。
記者以民間借款人名義致電溫州一位長期從事資金拆借生意的人士(通過朋友獲得其聯系方式)。這位放貸人稱:“目前民間借貸行情已經比年前(春節前)有所上漲,現在要借短期的話,我給你的月息會在6分到9分之間。”
隨后,記者又以借款人名義聯絡了幾位長期從事資金拆借業務的人士,似乎也驗證了周德文的結論,他們中有多位將月利價碼定在了6分到1角之間。其中一位表示,“現在看你借多少,一般都是6-9分,年后行情一直在漲。”
平均算來,溫州民間借貸短期利率或已高至8分。
人行溫州中心支行:“高利貸”利息已至半年來最高點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一位負責人盡管對溫州民間借貸短期利率已高至8分的說法并不認同,但他表示,“今年一季度數據還沒出來,但近期溫州民間借貸利率確實有明顯上漲,3月份的利率可能是近半年來的最高點。”
按照央行剛剛調整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標準,6個月以內的短期貸款基準利率為年5.6%。現在的溫州民間借貸若以短期月利8分利計,已是銀行利率的17倍。就算是2007年短期貸款基準利率的最高峰6.57%時,溫州民間借貸也未曾如此瘋狂。 據周德文回憶,當時民間借貸短期月利大概在3-5分之間,平均為銀行利率的7.3倍。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高出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就屬于高利貸。
政府部門高度關注正著手調查
對于民間借貸高利現象,溫州相關單位似也看到了苗頭。有消息人士稱溫州有關單位已經準備專項治理。
溫州市金融辦金融工作處處長余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尚無溫州民間借貸利率的有關結論,但金融辦牽頭的專項治理小組目前對市場狀況已開始著手調查,相關方案目前已在論證階段,正在制定。
而據記者了解,在2月末,包括溫州市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溫州市工商局等單位在內的相關負責人已經開過討論會議。
專家:地方金融組織亟待發展
民間借貸利息為何能在溫州水漲船高?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汪煒認為,“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很‘饑渴’,企業主真的很需要錢,而民間借貸則對這一市場情況馬上做出了提高利息的反應。”
“中小企業在一些大銀行眼中先天不足,不是優質客戶,在貸款越來越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求助于民間借貸。”汪煒接著分析說,每一次宏觀政策調整,民間借貸都會做出反應,民間借貸的高息反應一方面顯示了貨幣的流動性泛濫,一方面也反映了資金總體壓力大,而資本本身存在投資難和融資難的矛盾問題。
“溫州甚至整個浙江總體信用環境良好,不會像其他地方對‘有借無還’存在那么高的焦慮,這也是溫州民間借貸活躍的另一原因。”
汪偉認為,在民間借貸異常活躍的現實下,當務之急還是發展諸如小額貸款公司之類規范的地方金融組織。“對私人借貸實施管理難度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民間借貸利率不斷上漲,當務之急,是發展地方金融組織,來滿足合理合法的市場需求。”汪煒認為,目前金融工具的數量與中小企業的數量對比相形見拙,發展金融組織才能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但溫州活躍的民間借貸市場事實上并不是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擔保公司等規范金融組織的天地。“目前在溫州最活躍的還是私人借貸,他們幾乎成了主流。”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負責人表示。
小額貸款公司等或是輸在了陣勢上。據了解,溫州市自2008年10月成立首家小額貸款公司以來,目前該市已營業和試營業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僅有21家。按照有關規定,這些公司只貸不存,資金很快被貸光,它們經常會處在無款可貸的尷尬境地。
而作為溫州中小企業代言人,周德文甚則希望國家能在政策上有所改變。“雖然政府處在需要遏制通貨膨脹又要發展經濟的兩難境地,但目前中小企業也正是用錢的時候,轉型升級也需要資金支持,如果政策不能調整,恐怕很多中小企業會面臨倒閉危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