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 繼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康師傅等方便面企業因提價被國家發改委“約談”后,記者昨天從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獲悉,針對近期白酒行業的漲價潮,國家發改委近日又“約談”了酒業巨頭和行業協會,批評白酒企業輪番漲價不妥,強調要穩定價格,并要求各企業“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須保持價格穩定”。
>>發改委
啤酒漲價可以理解白酒輪番漲價不妥
記者昨天從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拿到了一份該協會發給各會員企業和各類酒廠的《重要情況通報》。通報中稱:3月31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領導邀請發改委價格檢查司、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公室有關領導,緊急約談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釀酒工業協會及華潤、青島、燕京、百威四大啤酒集團領導。
“發改委價格司領導對啤酒企業受成本上升較多、適當提高部分產品價格的行為表示理解,但是對成本變化不大、價格卻輪番上漲的白酒企業不妥當的定價行為提出了批評!敝袊祁惲魍▍f會秘書長劉員告訴記者,發改委價格司方面要求企業充分認識到行使自主定價權一定要服從國家大局,配合政府做好穩定價格的工作,并提出了幾點具體要求:要做到保證市場供應,不能人為制造短缺;共同維護良好的價格秩序,一定不能搭車跟風漲價;確實需要調價的,一定要和協會、政府溝通,不集中搭車漲價,不超過成本上升合理幅度漲價,不提前散布漲價信息,更不能串通漲價,“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須保持價格穩定”。
據了解,繼31日的“約談”后,4月2日上午,發改委價格司再次約請包括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等在內的17家協會負責人,召開了重要消費品行業協會座談會,再次闡明了目前的價格形勢及政府對保持物價穩定的重視。
>>協會 呼吁龍頭企業表態
劉員告訴記者,31日當天下午,協會就通過電話直接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水井坊、汾酒等企業的高層領導進行了溝通,他們均表示堅決支持擁護政府決策,態度十分積極。
“目前我們正在向各個企業下發這份重要通告”,劉員表示,預計要發送到全國200多家酒企,“像古越龍山、會稽山等黃酒巨頭,中糧長城、張裕等葡萄酒巨頭,我們也都聯系了,協會方面希望黃酒、葡萄酒行業也要充分認識到此事的重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們更希望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行業的龍頭企業能夠站出來,以適當的方式公開表達近期不調價和保持市場穩定的意向。”劉員表示,協會希望它們能更加積極地發揮行業龍頭的重要作用。
>>溯源
漲價潮始于高端酒
據了解,今年的白酒漲價潮最早是從茅臺開始的。去年12月中旬,茅臺就提前發布了提價公告,決定從2011年1月1日起上調產品出廠價格,平均幅度為20%,并稱提價原因是“為了更好地統籌兼顧好國家、消費者、企業、經銷商和投資者等各相關方的利益”。
隨后,國窖1573等高端酒的市場零售價也悄然上調,到今年3月,白酒漲價潮愈演愈烈。3月22日,古井貢酒公告稱,決定從3月21日起上調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提價幅度為3%—25%。同日,古越龍山發布公告,決定從3月19日起上調白酒產品的價格,提價幅度約為7%。3月28日,山西汾酒公告稱,決定自3月29日起將部分產品售價上調10%—20%。
記者注意到,這些提價的產品都是高端酒。有消息稱,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前不久還表示,以茅臺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仍有漲價空間。
>>企業
部分酒企反應積極
“今年以來,我們并沒有對市場零售價進行上調”,五糧液集團一高管昨天對記者表示,發改委此次并沒有批評五糧液。暗指其老對手茅臺在挨批之列。
“五糧液集團將遵守、配合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以企業和消費者都能接受的價格水平穩定市場秩序”,五糧液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愿意帶好這個頭,與同行一起配合政府工作。”
葡萄酒巨頭張裕方面昨天表示,雖然在農資漲價、產量降低、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葡萄收購價格與上一年相比上升了10%—30%,但公司將主要通過自身來消化原料成本上升的壓力。百威英博方面昨天則表示,作為啤酒行業的一分子,公司將尊重行業協會的意見。
記者昨天試圖采訪茅臺股份公司董事長袁仁國,但對方一直沒有接聽電話。
-專家觀點
下半年或繼續漲價
“對提價原因,酒企都自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但對于高端白酒來說,即便成本有所上漲,這些上漲的成本相對于售價來說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營銷專家穆峰昨天告訴記者,以茅臺為例,由于釀酒有幾年的周期,即便去年糧食價格上漲,對茅臺目前的產品價格也不構成影響。所以,從某種角度來看,提價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上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則是企業的市場營銷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銷售利潤。
記者注意到,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白酒企業年報,高端白酒確實已成為酒企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以茅臺、瀘州老窖等酒企為例,高檔白酒在其酒類營業收入中的貢獻率均超過一半。
“發改委約談企業后,今年上半年,酒類產品的價格肯定會得到抑制!蹦路灞硎荆暗菑恼麄大環境來看,按照高端白酒的發展趨勢,預計下半年還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價。”(記者胡笑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