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特區報 雙匯發展股價25日再創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以來的新低,這家總市值曾經接近600億元的食品加工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損人不利己”,自3月15日以來5個交易日已縮水170億元。在其股價暴跌背后,雙匯最近兩個交易日的累計換手率已經超過了今年前三個月的總和,機構資金的大量撤出可見一斑。
針對有關媒體報道的“雙匯給予經銷商承諾”,雙匯周六公告作出澄清,100%退貨承諾確有其事。投資者因此想象雙匯的“好于預期”的銷售數據有水分。雙匯發展股價昨日復牌再次迎來大幅度下挫,在盤中一度跌停后,其股價創出每股58.52元的新低。當天雙匯發展換手率高達7.37%,雖然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下降,但單日成交25.68億元依然顯示出機構資金撤離有些慌不擇路。
在雙匯發展打開跌停的21日,深交所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機構投資者凈拋售跡象十分明顯。在雙匯復牌后三天內賣出最多的5個機構席位共賣出13.3億元。而在買入最多的5個席位中,光大證券深圳深南中路證券營業部曾累計買入3.01億元,成為抄底最大的一個席位,但遠小于賣出最多的5個席位機構賣出金額總量。而從25日雙匯股價再次暴跌的情況看,前三個交易日買入的大批資金顯然抄底“抄在了山腰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要求基金公司單一基金產品持有一只股票的市值不能超過這只基金資產凈值總額的10%,部分基金為了避免持有的雙匯股份市值超標,必須賣掉雙匯股份以減少持倉比例。
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中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共有164只基金持有2.16億股雙匯發展股票,其中56只基金在前十大重倉股中持有雙匯發展,占去年末基金凈資產比重超過5%的基金共有16只。在規模如此巨大的公募基金需要賣出雙匯股票的壓力下,再加上部分基金由于需要應付贖回壓力不得不被動賣出,雙匯股價連續殺跌也就不足為奇。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雙匯發展仍然宣稱2011年一季度公司仍將實現凈利潤2.65億元到2.7億元,而部分券商研究所也給予雙匯大力“支持”,連連唱多雙匯發展基本面力求支撐其股價,但從2008年乳業上市公司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后股價超預期暴跌的表現看,打破食品安全這條底線的上市公司自身市值大幅縮水或將難以避免,雙匯瘦肉精事件終究造成了“損人不利己”的雙重負面影響。據新華社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