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貿易順差創下7個月新高,達到222億美元。盡管伴隨高順差的并不必然是高外匯占款,但6月外匯占款保持高位的可能性較大,央行仍面臨對沖壓力。
構成6月份外匯占款的FDI(外商直接投資)預計為90億美元,國際短期資本流入260億美元。”光大銀行資金部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據此簡單計算,6月外匯占款增量約3700億元,仍處在高位。從這個角度理解“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在中國有時優于價格型工具”,央行行長周小川上周在清華的演講或許說明了這一點。
流動性壓力不減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6月當月貿易順差為222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累計順差449.3億美元,同比收窄18.2%。然而,盡管貿易順差收窄,據央行數據,今年前5個月外匯占款余額增長了39137.94億元,去年前5個月外匯占款余額增長了28181.83億元,今年前5月外匯占款比上年多增了10956.11億元。
按照上述的預測數據來計算,即使不考慮其他 “不可解釋”的外匯流入,6月的外匯占款增量也在3700億左右,仍處在高位。其延伸的意義是,中國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的壓力仍存在。
上半年,隨著人民幣緩慢升值,以及央行的屢次加息,各種跡象表明流入中國的國際資金規模有所擴大。招商證券7月10日發布的研報稱,從中國香港利差看,國際資金溫和流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清華大學表示,在控制通脹問題上,貨幣政策仍需要時間顯現效果,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在中國有時優于價格型工具。2011年內,央行已經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據記者測算,2010年外匯占款余額較上年增長了32682.67億元,而到2011年前5月的外匯占款余額已經較去年年底增長了18112.14元,達到了去年全年增量的55.42%。
數量型工具繼續使用
周小川日前發表署名文章時指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通脹壓力依然較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要進一步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更多運用市場化的工具和手段,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切實把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避免經濟增長出現大的波動。”
“我們認為7月份的加息應該是本年度最后一次加息了,依照央行兩個月加一次息的規律,下次加息的窗口是在9月,而9月觀察的是8月份的通脹數據,根據我們預測,8月份CPI指數應該會開始下行,因此也沒有加息的必要了。”渣打銀行經濟分析師李煒稱。
中國農業銀行戰略管理部宏觀經濟金融研究處副處長付兵濤認為,下半年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空間已經不大,公開市場操作將起到更多回收流動性的作用。“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對整個金融系統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銀行為了回避準備金可能去做一些資金的轉移,比如將存款轉為同業存款或理財產品來回避監管,中小企業也貸不到款等。”
如果將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三個主要工具的話,那么公開市場操作這個工具顯然在上半年的運用得并不利索。
“由于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央票賣不出去,而且上半年市場到期資金量非常大,外匯占款的量也不小,公開市場操作基本是杯水車薪,唯有不斷提高存準率來對沖。”付兵濤表示,“隨著上半年的幾次加息后,一二級市場利率有望理順,至少在短期內是恢復的,加之7月份以后每個月公開市場資金到期量比上半年大幅減少,也使得央票能起到更多回收流動性的功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