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中國最受關注的兩位地產大佬——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聚首長沙,為華遠地產在長沙的首個項目華遠·華中心全球揭幕,對話理想城市。
依舊是涇渭分明的兩張臉。
一張永遠嚴肅不茍言笑,一張時刻笑容可掬親和力十足。昨日,中國最受關注的兩位地產大佬——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聚首長沙,為華遠地產在長沙的首個項目華遠·華中心全球揭幕,對話理想城市。
任志強說,“小潘要選擇最富的地方做項目”,潘石屹說,“我想不通為什么任總要到長沙來”。盡管對于房地產認知不同,卻并不妨礙他們達成共識:長沙,是一個實現理想的地方,盡管這里并不是最賺錢的。
有潛力VS最富有
故地重游
即使四年后的潘石屹,依然“狡猾”回避是否在長沙投資的問題,但堅持“一線開發”的他也坦率地說,“我承認我的判斷錯了,長沙的經濟增長速度,城市面貌的變化,遠遠出乎我的意料。”
2007年,任志強曾攜潘石屹考察過長沙,當時潘石屹對長沙的印象是“臭豆腐才兩塊錢一份”、“房子的均價只有2700”,后來,潘石屹走了,任志強留了下來。
再后來的2011年,長沙工業產值躍居全國城市前三甲,GDP連續數年增速全國領先,而任志強在長沙沿江段打造的華遠·華中心正式亮相。
任志強說,“我們項目最高的建筑高達268米,將會為城市面貌帶來巨大的變化,并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高的基礎。讓城市因建筑而提升,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為城市留下記憶很重要。”
潘石屹和任志強都是固執的人。一個,堅決不離開“北京,上海”,而另一個,看準了“有潛力的地方”。“小潘要選擇最富的地方做項目,北京、上海哪兒富就往哪兒跑,我和小潘有點兒距離,我看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就去哪兒。”任志強說。
二、三線城市不是賺錢地
有趣的是,盡管承認自己4年前的“判斷錯了”,但面對是否到長沙投資的話題,潘石屹依然是看似模糊實則堅定——“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想不明白,任總為什么要到長沙來。”
盡管經常作為任志強“歡喜冤家”發表對立觀點,不時拋出“地產得癌癥”的論調“唱空”樓市,但身為民營企業董事長的潘石屹骨子里仍然是一個“利潤至上”的商人。“中國房地產的財富聚集還是在北京和上海”,潘石屹說,相比于一線城市房地產的利潤,二、三線城市“是實現理想的地方,不是賺錢的地方”。
面對媒體對于華遠高價面市的質疑,任志強坦率地說,“從來我都認為,二、三線城市不是賺錢的地方。”“你認為我到這里能撈一筆,潘總認為我在這里只能吃豆腐羹”。
最初到長沙的任志強,所面對的現實是平均房價2300元/平方米,這與北京動輒2-3萬/平方米的“天價”顯然是天壤之別。
而在長沙的第一個項目,華遠·華中心選擇了以中國第一個“LEED-ND”綠色認證小區作為突破口,這顯然讓大多數人意外——這意味著高成本,以及高價格。“我們很懷疑,華遠的價格會不會太過于超前。”一位本地房地產商說。
中國房地產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網友說,潘石屹很“狡猾”,尖銳問題總是避而不談。不過,偶爾也會一針見血。“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每家企業都發出了最后的怒吼。”在7月13日的微博中,潘石屹說。
潘石屹認為,現在到了開發商資金非常困難的時候。“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信托年均利率是25%,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它能夠用25%的成本去融資,就可以看到沒有上市的房產公司的處境估計更加困難。”
房地產行業如果處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時刻,政府的銀根各方面可能會從緊,上半年確實沒有放出多少開發貸。“2008年、2009年都過來了,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這個困難一定可以克服。”
西裝革履下兩顆調皮的心
在昨天的揭幕儀式上,潘石屹隨著任志強走入會場,就座。隨后掏出手機,發了一條微博:“到了長沙,幫任志強他們華遠樓盤亮相,活動開始了。解說詞都很大,總是全球、全球的。”任志強微博答復:“謝謝潘總。本來不大點事,被潘總一微博變大。”兩位地產大亨相鄰而座,一邊嘴仗調侃,一邊微博互動,拇指伸屈間快意新江湖。
兩人在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更是多次提到微博,任志強說“小潘教我寫博客,教我微博,我只會干農民的活,他老干虛的”,潘石屹馬上駁回:“微博和網絡可不是虛的,對中國的改變都是有目共睹的。”粉絲們對于兩人這樣的斗嘴早已習以為常,大眾也漸漸習慣在某個閑暇的時段,略帶期望地進入兩人的微博頁面,欣賞相聲似的看兩位地產微博達人互相揭短取笑。
現實中的地產大亨,總會讓人有遙不可及的渺茫感。而當他們迎風而立于微博的尖口,用這種未經過多修飾的言論表達看法時,酒酣胸膽尚開張,感情淋漓,讓人看到了西裝革履下兩顆平凡而調皮的求新之心。
從“人民公敵”到“知心大叔”,曾經大炮常響的任志強通過微博,正在逐步改變自己在眾人心中的形象,而“微博控”潘石屹更是淋漓盡致地將這一新媒體的影響效果發揮到極致。眼觀兩位地產達人在微博江湖風生水起,路過網友自然有話說。此次“任屹”亮相華遠·華中心的揭幕儀式,網友全程微博關注,記錄其驚人語錄者有,捶胸驚呼房價高者有,八卦兩人“如膠似漆”關系者亦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