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
偽造品牌紙裝上進京卡車
民房無牌照 專造衛生紙
10月26日下午5點,淅淅瀝瀝的小雨,讓山東平原縣恩城鎮陳營村有些清寒。
但農民于文章家,正忙得熱火朝天。在村民眼里,于文章的兒子于富杰是“大老板”,開了一家造紙廠,經常有來往的汽車停在門前談業務,客戶不乏有來自北京、濟南的大老板。
造紙廠就設在于文章家中,坐北朝南的五間堂屋(山東方言,指坐北朝南的正房)里,專門制造不同牌子的衛生紙。
在于文章的堂屋里,擺放著兩臺復卷機,每臺復卷機上有三個五六米長的原紙卷。機器轉動,三層紙合三為一,卷成直徑9厘米粗的圓柱后,再切成15厘米長,形成一卷沒有包裝的半成品紙。
復卷機旁還有兩張七八米長的桌子。桌上堆放著不同的包裝袋,幾名工人用包裝袋把半成品密封好后,湊齊10卷紙裝入大塑料袋,再密封,便制造出一提衛生紙。
在于家院子里,西邊地上躺著七八個原紙卷,東邊堆著兩三米高的衛生紙成品,讓整個院子顯得擁擠不堪。
這個工廠,并沒有掛任何牌照,跟民房無異,但門前卻熱火朝天。
廠家稱從未委托生產
記者探訪時,于富杰剛接了一單大買賣。當時工人正在往卡車上裝了一個小時的貨,而卡車,正是26日晚進京的京AJ99××的紅色大貨。
十多名頭上蒙著圍巾的中年婦女正從堂屋抬出大袋大袋的雪竹牌衛生紙,裝到卡車上。院子積存和卡車上的衛生紙種類繁多,產地不一,有五六種牌子,有的產自恩城鎮開發區,有的產自聊城,有的產自甘肅。
年過六旬的于文章也親自上陣,“人不夠用的,我就搭把手幫個忙,干活的都是俺親戚。”于文章望著一卡車衛生紙,笑著說,這都是在這(造紙廠)生產的。一共(裝車)七八噸,明天早晨能到北京。
但雪竹衛生紙正規廠家打假辦負責人數次強調,雪竹牌衛生紙廠家產地在甘肅,沒有委托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生產加工,山東平原縣恩城鎮陳營村產地為偽造。他們經過調查發現,“這個造紙廠每個月會往北京送貨三四次。”
紙廠有大量空白合格證
盡管下著小雨,整個于家院子仍然密布著白色漂浮物,顯得一片霧蒙蒙,粉末不斷附著在工人的衣服和頭發上。
在車間對面的南房里,于富杰燃起一根香煙,與記者“談業務”。茶幾上,還放著一摞空白的合格證。
于富杰介紹自己的“生意經”,他的工廠可以制造普通的衛生紙,也可以仿制市場上的品牌紙。
“選品牌紙有競爭力,由于咱們造衛生紙的成本低,你用我的貨,市場要漲價咱們可以不漲,市場降價咱們可以多降,銷路保證好。”于富杰笑著試圖說服“買主”。
記者選擇要某品牌衛生紙,“7600元一噸,只要先把預付款打過來,我馬上就讓工人開機加工,三四天內就能制造出成品。”于富杰說。
隨后,記者帶回了該加工點制作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京福、國色天香等幾個牌子的衛生紙做樣品,發現這些紙紙質粗糙,摸上去手感較差,紙漿縫隙中夾雜的草料清晰可辨。
查抄
小男孩“幫”工商查到制假證據
“四五天產假紙七八噸”
北京工商部門展開查抄行動,幾乎同一時段,10月27日上午11點,近千里之外的山東平原縣,當地工商局對陳營村衛生紙加工點上門檢查。
相比前一日的喧鬧,這一天的工廠顯得有些冷清,只有于文章和他的老伴在屋里聊天。當日,并沒有開工跡象。原本擁擠凌亂的院子整齊干凈,堂屋大桌上的包裝袋已經不見,有明顯打掃過的痕跡。
“他不在家,坐火車去東北談業務去了。”于文章說,早晨6點,于富杰離家北上。
堂屋內仍然到處漂浮著白色粉末。復卷機上的原紙卷紙質極薄,不足一毫米,紙面上到處都是破損的痕跡,輕輕一搓就變成紙屑。紙面上還布滿了粉塵,輕輕一吹,大量白末隨即蕩漾彌漫。“這些紙從高唐縣一家造紙廠買的,一個原紙卷200塊錢,飄著的白末就是紙上掉下來的。”于文章說。
在院子西側放置原紙卷的棚子內側,蓋著厚厚的塑料布,工作人員檢查發現五六編織袋已印制好的衛生紙外包裝,有雪竹、喜羊羊與灰太狼、京福、國色天香、綠林、詩柔、紫金花、貴人家、秋實等十余種牌子,包裝袋上均寫著“100%原漿紙”。“這些包裝袋都是通過印刷廠印的。”于文章說。
而在東側,發現60多大袋京福牌衛生紙,堆到兩三米高,被一層沒有外包裝的衛生紙包裹著。
“作坊雖然不大,但日夜加工,產出量同樣驚人,四五天就能產七八噸。”雪竹衛生紙打假辦負責人說,經過他們的長期調查,假貨不可能是原漿制造,是回收的廢紙和部分草漿的混合物,成本7到8元左右,銷售價卻高達13到15元,真品售價16元一袋,成本卻近15元。
偽造合格證防偽標簽
于文章表示,兒子于富杰去了東北,兒媳婦回了娘家,沒鑰匙。對于冒牌制造衛生紙一事,于文章矢口否認,但他坦言,“所有的雪竹牌衛生紙,昨天都運到北京去了。”
查抄眼看陷入僵局,但于文章家中一位四五歲的小男孩卻帶來了新的線索:他帶執法人員和記者來到于富杰距造紙廠不遠的居住地。
執法人員進入于富杰家中。在院子的庫房里,還發現了500多大袋緣潔牌衛生紙,生產廠家為山東聊城的一家加工廠。
于富杰的妻子孫愛芹稱,“我們是給他們廠代理加工的,不是偷著造。”但她無法提供該工廠的代理委托書。
在于富杰的家中,一間盛放雜貨的房間里,工商人員還發現了雪竹牌衛生紙和2000余張合格證和1000多張(每張90帖)防偽標簽。在該品牌的包裝袋上,寫的出廠地址是甘肅省平涼市四十里鋪開發區。
面對這些合格證和防偽標簽的來歷和用途,孫愛芹和于文章均緘口不語。
該甘肅廠家工作人員表示,雪竹廠家根本沒有委托其生產加工,經鑒定,合格證、防偽標簽等主副產品均為偽造。
于文章出示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顯示,其經營范圍是生活用紙來料加工銷售,組成形式為家庭經營,并無公司生產經營資質。“該加工點冒用公司名稱生產銷售衛生紙,同時存在侵犯他人品牌的嫌疑。”平原縣工商局執法負責人稱。
當日,執法人員對該加工窩點進行查封,并對未售出的成品衛生紙、防偽標簽和合格證進行封存,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而在于富杰的臥室里,一大袋衛生紙剛剛打開——他們自用的衛生紙,不是自己生產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