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本報記者獲悉,鐵道部第二撥遲滯貨款于11月8日撥至各公司賬戶,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共收逾230億元。中國鐵建董事長孟鳳朝也坦承,鐵建旗下各項目公司陸續接到鐵道部的數額不一回款。鐵道部方面表示,將于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欠款撥付到位,以保證在建鐵路項目的連續施工。
據鐵道部內部人士透露,南車與北車分別獲得100億與130多億的回款,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的欠款,則直接撥付給各工程項目公司。“很吃驚,這次回款速度夠快。”一位裝備制造商表示,鐵道部第一次支付遲滯貨款是在10月31日,當時只還了105億元,僅隔一周,再度還款230多億,資金從何而來?
“除了發債、借貸籌措資金外,鐵道部日常運營產生的現金收入也很可觀,預計這筆錢是從這三種途徑籌措的。”接近鐵道部的人士認為。
今年第一期200億元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募資使用說明中,表示資金全部用于12條線路建設及相關的機車車輛購置,但鐵道部兩次支付給裝備制造商還款額共計340億,超出了債券募資額度。
11月8日,鐵道部再度發債融資300億元。這是中國2011年第三期鐵路建設債券。300億元將全部用于32條鐵路項目建設。國家發改委批復鐵道部今年的鐵路建設債券發行規模為1000億元,前三期已發行了700億,只剩300億空間。
700億仍是“杯水車薪”。據上市公司三季報,36家與高鐵相關的上市公司披露應收賬款合計達2491億元,主要欠款來自鐵道部。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國中鐵應收賬款余額為961億元,中國鐵建前三季度應收賬款余額為585億元。
“國家應該打組合拳,解決這一資金問題。”鐵道部經濟規劃院一位專家建議,部分公益性質明顯的鐵路,明確由國家財政撥款;部分鐵路在運營初期免征或減征營業稅;加快與地方、企業合資修建鐵路的步伐,多方籌措資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