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上海12月23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國際港務集團23日發布,上海港2011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準箱,創下世界港口史上首次突破年3000萬箱的新紀錄。
2010年,上海港以2905萬標準箱的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超過新加坡港躍居世界第一。此番破3000萬標箱大關,令其蟬聯“世界第一”幾成定局。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表示,自1950年集裝箱運輸方式出現以來,全世界集裝箱發展風起云涌,世界前十大集裝箱港口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1978年,上海港開辟中國大陸第一條集裝箱班輪航線;1998年,上海港第一次入圍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從此,中國港口以嶄新姿態站立在世界大港的前列。
回顧上海港集裝箱的發展歷程,幾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
——7951標準箱:1978年“平鄉輪”在上海港鳴笛起航,吹響了上海港集裝箱發展的號角,當年實現集裝箱吞吐量7951標箱。
——100萬標準箱:上世紀90年代,浦東啟動開發開放。上海外高橋港區的規劃建設,使上海港的集裝箱產業實現了從內河向長江口的歷史跨越。199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萬標準箱,并由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1000萬標準箱:進入新世紀,上海港在世界集裝箱港口的排名持續上升,影響力、競爭力日益顯現。2000年突破500萬標準箱;2002年突破了800萬標準箱;2003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標準箱。
——2000萬標準箱:伴隨著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洋山深水港北港區開工建設并逐步投入運行,使上海港的集裝箱產業實現了從長江口向東海的又一次歷史跨越。期間,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在2006年突破2000萬標箱,在世界大港中名列前茅。2010年,上海港實現了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雙第一。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上海港于低迷的全球航運市場中逆勢增長,得益于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多重因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