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蒙牛被曝致癌物后,12月26日,蒙牛乳業單一最大股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回應稱,“黃曲霉毒素是飼料放置過久發霉導致。雖然量很小,也沒有造成傷害,但飼料發霉,蒙牛確實有責任,公司需要反思!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近期對液體乳產品的抽檢結果,其中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致癌物黃曲霉素M1超標140%。昨日,蒙牛、伊利及光明等乳業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是蒙牛今年第五次出事!敝猩塘魍ㄉa力促進中心奶業專家宋亮告訴記者,當前,蒙牛需要做的不是道歉和找原因,而是應該從內部管理、生產監管等各方面著手,提高乳品的質量。
質量管理上不去
據悉,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I類致癌物!包S曲霉素M1已被證實對動物有致癌作用!睆偷┐髮W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教授郭紅衛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對人體而言,黃曲霉毒素容易跟乙肝病毒協同誘發肝癌!
截至目前,蒙牛已連續發布兩次聲明向消費者道歉。在第二次聲明中,蒙牛強調,對于涉事批次產品,由于在接受抽檢時尚未出庫,蒙牛已進行封存和銷毀,確保沒有問題產品流向市場。而據其他媒體援引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司相關負責人的話稱,不保證問題牛奶并未流入市場。
據了解,中國GB13078-2001《飼料衛生標準》對飼料中的黃曲霉素限量也有嚴格要求,但事實上,超標現象相當嚴重。
“飼料檢測確實存在難度,一方面量太大,難免會有漏網;另一方面,小型奶牛養殖業主尚不具備這一條件。”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渝稱,“但在現行《生鮮乳收購標準》中,黃曲霉素M1是常規檢測項目,為何蒙牛未能自檢出黃曲霉素超標!
“對于蒙牛這樣的企業,生鮮乳自檢并沒有難度。說明其生產與質檢存在重大缺陷。此外,蒙牛在產業鏈環節也存在管理不善等問題!彼瘟琳f。據了解,今年蒙牛將多次事故發生原因歸結為運輸流通環節。
大擴張停不下
在乳企問題不斷涌現的背后是企業連續不斷的擴張。近日,蒙牛集團信誓旦旦地表示,未來5年準備再建20至30座大型牧場。
“蒙牛想成為‘世界!,因此忙于擴張,放松了對生產鏈各環節的監管!标愑逭f,企業自建奶源,可以杜絕類似三聚氰胺“人為添加”有害物質的風險。但是大規模集中飼養,將增加“非人為添加”風險。
陳渝稱,大型牧場飼料消耗量巨大,本地供應遠遠不夠。外地飼料在購進、儲運過程中,因路途遙遠,飼料容易發生腐化、霉變等問題,造成奶源間接污染!坝捎谌槠蟛⒉荒芡耆珜崿F奶源自給,所以必須向中小奶農收購生鮮奶,這也可能是風險因素之一!
在宋亮看來,此次事件,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不應將責任推給中小奶農。要解決奶源問題,得建立企業與奶農利益聯結的良性模式。“一方面,在與企業的博弈中,奶農處于劣勢,企業會利用奶農并推卸責任;另一方面,與養殖相配套的防疫、飼料等服務體系仍未完全建立,奶農遭受自然與市場的風險很大!
“企業應該對中小奶農提供技術扶持,政府也應該改善當地生產環境。而企業擴張后,相關的配套支持必須跟上!标愑逭f。(史燕君 實習生 李柯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