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錦屏縣組織十五個鄉鎮近百名農技干部集中前往該縣的典型農業示范點參觀學習,汲取在大旱之年農業生產中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調準各地農業結構,確保今年減產不減收。
自今年7月份以來,錦屏縣持續干旱少雨,旱災發生嚴重,給今年的糧食生產造成一定影響,為切實抓好全縣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做到減產不減收,農技干部們先后參觀了鐘靈鄉雪沖竹蓀基地,春雷林場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新化鄉露天蔬菜抗旱減災有關產業結構調準現場和敦寨鎮雷屯村大棚蔬菜現場,每到一個點,農技干部們都親自深入田間地頭,查看當地的農業生產情況,并聽取該基地負責人關于抗旱生產經驗介紹。
參觀結束后,農技干部們還集中到農業局會議室參加2011年“三秋”農業生產暨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聽取關于2011年全縣夏季糧油生產情況和2011年度全縣秋收、秋種、秋防等“三秋”農業生產工作的安排部署,會議對全縣今年秋冬季農業生產的任務及目標作了詳細規劃,今年錦屏縣秋冬種總播種面積25.58萬畝,夏糧種植面積7.4萬畝,馬鈴薯7.25萬畝,油菜6萬畝,蔬菜6萬畝,綠肥3.5萬畝,冬閑田土種草2.5萬畝,冬季稻田養魚2200畝。在今年大旱災害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錦屏將重點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做到大季減產小季補,種植損失養殖補,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盡量降低農民損失。(羅永柒 吳玉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