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凱里甘•囊香國際蘆笙節現場
2010年中國凱里甘•囊香國際蘆笙節現場
本港訊 (記者 李麗娟 攝影報道)
相關介紹
“蘆笙”在苗族人民心中意味著歡樂和豐收。相傳在遠古時期,苗族的祖先告且和告當造出日月后,又從天公那里盜來谷種撒到地里,可惜播種的谷子收成很差,為了解憂,一次告且和告當從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發出了奇特的樂聲,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子吹出的樂聲中,長得十分茂盛,當年獲得了大豐收,從此以后,苗家每逢喜慶的日子就吹蘆笙慶祝。
“甘囊香”為苗語音,意為“河流之下,神往之地”。傳說在很久以前,舟溪“甘囊香”蘆笙會因其舞姿、舞步和曲調很不統一,住在河流下游的神靈為此極為不滿。因此,舟溪苗族養的牲口不旺,種莊嫁年年欠收。有一天,一位道家路過此地,將緣由告知了舟溪苗族人民,苗族同胞為改變此狀,一致推選虎長坡的苗族吳姓來主持“甘囊香”蘆笙會。但是,雜亂無章的曲子、舞姿和舞步經過反復篩選都無法確定下來。后來,從不遠處的馬田引入高亢激昂、婉轉悠揚、悅耳動聽的蘆笙曲,這一帶苗胞的舞姿、舞步在新曲子的節拍下實現了和諧統一,此后,下游戲河流的神靈大為高興,舟溪的苗家在神靈保佑下,六畜興旺,豐收連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