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質監局十分重視“雙打”專項行動工作,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依次開展了建材、汽車配件、茶葉、低壓電器、塑料管材管件、手機、食品、電線電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資等多項專項整治,全州共立案25起,查獲各類假冒偽劣產品貨值共計84.2萬元,“雙打”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把“雙打”專項行動落到實處,黔東南州質監局建立了跨區域執法打假工作機制,明確專項行動重點產品及重點區域,層層落實責任,重拳出擊,不留死角,確保了專項行動順利開展。據統計,截至4月7日,全州質監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498人次,執法車輛376臺次,共檢查各類產品生產企業359家,銷售單位145家。查獲無證排水管道320個、不符合標準規定平板玻璃6553片20321平方米、無證防水卷材334卷、假冒他人廠名廠址涂料24噸、不符合標準規定水泥包裝袋38萬條,凈含量不合格水泥1180噸、質量不合格電線電纜381卷、無證汽車摩擦材料227付、汽車V帶11條、未獲得3C認證汽車后視鏡12個、未建立生產銷售記錄、未能提供包裝袋質量證明的問題茶葉300公斤、未經檢驗出廠銷售的塑料水管31卷、未經認證而擅自使用認證標志的電爐15個,產品貨值共計84.2萬元。3月11日,對沒收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了集中銷毀,全州共銷毀740件,貨值金額20余萬元。
在開展專項行動工作中,州質監局在治標的同時,還下大力氣治本,標本兼治。州局6名黨組成員及各縣市一把手分別與州內23家生產企業建立了幫扶責任制度,制定具體幫扶措施,著力解決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受到企業好評。(龍宗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