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當代貴州》雜志社副總編孫明強等一行赴我州調研采訪,州委宣傳部部長耿生茂接受了采訪,采訪團一行與耿生茂一起就黔東南的歷史文化背景、原生態環境保護等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耿生茂說,很高興《當代貴州》雜志社這次能來到美麗的黔東南進行調研采訪,《當代貴州》作為我省的主流媒體之一,相對于全省的主流媒體來說更注重講政治,因此更有發言權。今天我們坐在一起就是來講政治,講感情的。耿生茂說,黔東南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背景的原生態地方,我們就是要抓住本地區的實際特點,即:所具有的原生態文化來提高黔東南的知名度,用文化革命帶動黔東南的旅游發展。
黔東南現有的紅色文化主要是以黎平會議會址、錦屏龍大道故居、鎮遠“和平村”、舊州“紅色地圖”及各縣紅軍戰斗遺址、紅軍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景點。我州也正著力的打造以黎平、榕江、錦屏、劍河、臺江、三穗、鎮遠、施秉、黃平這一具有苗侗民族風情的紅色旅游精品路線。目前,由于黔東南各縣的原生態文化沒有明顯的突出各自特點,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這方面下功夫,讓黔東南16個縣都做到“一縣一品”“一品一精”的優勢特點,為把黔東南打推出全國,走向世界而努力。
最后,耿生茂還說,下一步我州還將和《當代貴州》雜志社就如何借助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這個平臺,更好的展示出黔東南的原生態民族文化,進行很好的合作,要把黔東南的斗牛文化、劃龍舟比賽、施秉漂流等一系列傳統活動融入到少數民族運動中,實際就是要把黔東南的體育和旅游相結合,借助有力平臺,宣傳黔東南,提高知名度,讓全世界的人感受到黔東南是一個有文化、有品位、有風情的美麗地方。 (李麗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