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貴陽體育館車站搬遷至金陽,到現在,如此格局已運行近半年的時間。記者5月18日到凱里各車站采訪獲悉,貴陽車站搬遷“火”了往返凱里至貴陽區間的列車,則“虧”了往返兩地的班線車。此外,還滋生了一些新型的行走途徑。
“我們現在一個季度損失上百萬元。”5月18日上午,黔東南州凱運總公司車站的一位負責人說。據其介紹,貴陽的車站統一到金陽發班之后,凱運司車站的乘客銳減,每天減少四、五百人。為此,該公司不得不壓縮了往返兩地的班線車班次,即由原來的30多輛壓縮為了28輛。
凱里市運輸公司有17輛班線車往返凱里與貴陽兩地,游客銳減情況在該公司也極為明顯。“據初步統計,我公司的乘客比以往減少了40%。”該負責人說。
相比之下,鐵路則十分火爆,與公路客運是冰火兩重天。凱里火車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客車站從體育館搬遷至金陽之后,選擇通過鐵路往返凱里至貴陽的乘客明顯增多,平均每天增加了750至780人。而遇到節假日就更多了。目前,從凱里至貴陽有25趟列車(多數為過路車輛),一小時就會有一趟,但到節假日,客流高峰不斷涌現,25趟列車無法滿足乘客乘車需求,為此鐵路部門只得臨時加開班車。
一些選擇通過列車趕赴貴陽的游客在接受記者隨機調查時說,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乘坐班線車從金陽到貴陽市區很不方便,太花時間了。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一種“另類”情況,一些非自駕乘客不乘坐班線車和列車,也可以順利往返凱里與貴陽之間,原來,近年來,黔東南州黔嶺公司開通了凱里市區至貴陽的機場專線,共有9輛商務車在該專線上運行,每輛商務車耗時2小時便可抵達貴陽機場。一些乘客乘坐專線車趕到機場后,便改乘機場快吧趕赴貴陽市區。“這樣的情況還不是很普遍,但是客觀存在的。”黔東南公司一位負責人說。(張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