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們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石軍昌!澳概R惶舍,我養了近30年的牛,這輩子第一次見!”石軍昌顯得興奮極了。
石軍昌是黎平縣德鳳鎮堅強村地地道道的農民,從事著初具規模的養魚、養牛等養殖業。在石軍昌家的牛棚外,記者看到了黑色的牛媽媽,不時舔著小牛犢的身軀。兩頭通體黃色的小牛犢睫毛很長,均為雄性。時而溫文爾雅,時而歡蹦亂跳,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記者的鏡頭。
“這兩只小牛出名了,媒體記者都來采訪拍攝過了!笔姴f,兩頭小牛出生后,村里很多村民只要見到他的面,就要問問這對“牛兄弟”的事,有的村民更是聞訊來一睹兩個多月前產下的這對雙胞胎的風采。
“當時只是覺得牛的肚子比上一胎時大一些,真沒想到居然生了雙胞胎。”石軍昌開心地說,母牛今年6歲多,以前每次只產一頭小牛,這對雙胞胎屬于第3胎。雙胞胎牛誕生時,因沒有人在家,所以分不出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目前,這兩頭小牛高約1.2米,體重均在50公斤左右,這三頭牛每天要吃200多斤草料。
據相關專家介紹,牛生雙胞胎不奇怪,但是雙胞胎幾率小得很。自然條件下牛生雙胞胎是十萬分之二的幾率。也就是說,10萬頭牛里面,只有2頭牛能生雙胞胎。
瞧,照片里就是這頭萬里挑一的“英雄牛媽媽”和健康發育的雙胞胎牛犢。(周志光 黃沙 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