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劍河,母牛系烈日下中暑死亡,有人測得當時母牛倒地處地面溫度高達43℃
進入7月份以來,黔東南州各縣市持續高溫,各地均出現稻田干裂、玉米絕收的旱情。在該州劍河縣南明鎮桂花村,由于高溫酷暑,在同一天的同一時段還出現過兩頭耕牛相繼中暑倒地猝死的事情發生。
據劍河縣南明鎮桂花村村支書金祖華介紹,7月28日,桂花村四組的楊老漢午后將自家的一頭母牛和小牛放在村頭的一條小溝邊,至16時許,有村民告訴他母牛倒在了地上,楊老漢急忙趕了過去,只見自家母牛倒在地上“不省人世”,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一看就是中暑癥狀。很快,母牛未支撐幾下便斷氣而亡。楊老漢稱,這頭母牛是他家唯一的經濟支柱,小牛還沒斷奶,這下損失大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該村六組的張姓村民又傳來不好的消息:他家的一頭母牛拉到兩公里外的溝邊去飲水,在回來的路上也是同一癥狀斃命在烈日之下。
事后,村支書金祖華當即趕到楊老漢死牛處,用隨身攜帶的氣溫計在母牛猝倒的干泥地上測溫,測得當時地表溫度高達43℃。當日,劍河縣氣象部門發布的氣溫最高為36.3℃。
金祖華吿訴記者,當地老百稱像這樣高溫熱死牛確實少見,但今年溫度太高了,而且持續時間長,田間地頭的莊稼已處于絕收狀態。“全村已有近2/3的水稻、玉米地嚴重受旱或絕收,村中自來水已斷流了。”金祖華說。
另據當地氣象工作人員介紹,大氣的溫度簡稱氣溫,氣溫是地面氣象觀測規定高度(國內為1.5米)的空氣溫度,我國以攝氏溫標(℃)表示,即是指離地面約1.5米處百葉箱中的溫度。天氣預報所報的氣溫是空氣溫度,一般情況下地表溫度都會高于氣溫。
相關資料介紹稱,炎熱季節,牛應早晚干活中午休息,讓其多休息勤飲水,并經常沖洗牛體,保持其清潔涼爽。預防牛中暑最好的方法是應注意炎熱季節不宜讓牛在舍外烈日下呆的時間過久, 出現中暑后應立即將病牛移至通風陰涼處,頭部敷冷毛巾,牛體灑上涼水,并灌服1%冷鹽水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