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縣谷硐鎮蘭山村一個村組幾百戶人家賴以生存的老井已經取不到井水(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國廣播網訊 貴州受旱較重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旱縣麻江縣,降雨量比常年偏少90%以上,縣內10蓄水工程蓄水總量僅剩85萬立方米,全縣50%的水庫、山塘、水池干涸,群眾賴以依靠的泉眼、井水干涸嚴重,農村普遍飲水困難。
9月6號,在麻江縣一個叫小谷硐的山道上,65歲的村民吳大珍老兩口正在烈日下收割干枯的玉米。吳大珍說,自己家里的稻田因為附近還有點水,基本上能夠保住一點收成。但今年旱災重,蟲害厲害,能夠保住的收成又損失不少。現在家里的3畝多的玉米全部枯死了,只好割了玉米稈,等待有雨時播種下一季。
記者來到谷硐鎮蘭山村,村支書陳啟華看著干裂土地上已經割掉的稻秧樁子說,現在農村群眾家中少有存量備荒習慣,遇上這樣的嚴重旱情,來年吃的糧食讓人憂慮。
在一塊已經將水稻枯焦的秧苗割掉的田里,陳啟華說,割掉的秧苗被燒掉了,這樣做一是因為這些水稻已經絕收,二是旱情太重農村還得預防蟲害。全村目前有420畝絕收了,當地老百姓存糧少,來年吃飯問題讓他這個村支書很費腦筋。
旱區農作物損失已成定局,但群眾賴以依靠的泉眼、井水干涸嚴重,實德農村群眾普遍飲水困難。蘭山村一位姓肖的婦女正挑著空桶出來找水。她說自己每天這樣來找水挑水,現在挑水越來越感覺困難。
水,正成為考驗村民們渡過大旱年頭的的生活難題。蘭山村一位30出頭名叫馬永貴的村民,堅持要帶記者去看看幾百號村民吃水的水井。在一個深入地下10多米,看不見井底的老井中,馬永貴說,這井從來沒有干成這樣,吃水都快把不少村民家里吃窮了,現在大家就盼望老天快些下雨來。
馬永貴還有病毒腦炎。他說醫生建議自己一定要養病三個月,但是現在一家三口吃水困難,自己還得每天到處想辦法。
旱情苦了老百姓,更讓旱區基層的鄉鎮干部們憂心。在麻江縣景陽鄉大坪村,鄉長張澤堯指著一片絕收的稻田說,從今年6月到現在,大坪村一直沒有下雨,飲水困難的群眾有1000多人,自己天天跑村串寨,不少地方的旱象這樣繼續發展,讓他很擔心老百姓眼下吃水問題和來年的吃飯問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