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對從江縣東郎中學“托管食堂”關門,校長組織教師為學生埋鍋造飯一事進行了報道。1日,從江縣教育局局長王忠義接受記者采訪時對相關媒體就此事的報道作了進一步的回應。王忠義說,將食堂交給“托管商”托管,造成了學生的營養(yǎng)跟不上。
食堂“托管”由來
王局長說,黔東南州教育局在2008年下發(fā)了一個文件,嚴禁各中小學校將食堂承包給私人,從江縣教育局嚴格執(zhí)行文件精神,不僅給各學校轉發(fā)了文件,還專門召開會議,強調此事。但是,后來,卻出現了食堂托管的情況。
“我們只是在會議上強調不允許食堂承包的問題,而不知道什么是托管。”王局長說,后經了解,在不允許承包學校食堂的文件下發(fā)后,一些“托管商”為了達到個人賺錢的目的,自己深入到各校,與校長協商,要求對食堂進行“托管”。一些學校同意了“托管商”的要求。
既然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允許將學校食堂承包給個人,那這些學校為何還要頂風冒險,將食堂“托管”呢?
就此,王局長解釋說,一方面,在省內不少地方,都實行食堂承包。另一方面,這與從江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現狀有一定的關系,首先,目前,從江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師比較少,經費不足,學校沒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為學生弄飯食,所以,讓“托管商”“插足”進來,可以減少很多麻煩,這樣,更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帶來了學校食堂的新變化。由于經費投入不足的原因,多數學校的食堂搞的都是“大鍋灶”,燒的是柴禾,設施設備極其簡陋,且因吃飯的人多而做飯的少,服務跟不上來。而實行“托管”后,“托管商”就投入對食堂進行裝修,引進先進的設備,還會招聘服務人員來服務。
“就因為這些變化顯而易見,另外一些學校感覺不錯便紛紛效仿。”王局長說,經調查,從江縣總計有9所學校將食堂實行托管,約占了全縣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40%。
食堂托管
學生營養(yǎng)不足
不過,“托管商”追求的永遠是利益的“最大化”,在托管初期,飯食還沒得挑的,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主要的問題是做米飯所用的大米的米質不好,菜中肉片少,油水少。而舀到學生碗的的飯菜數量也不足,造成了學生營養(yǎng)不良。
“經調查,我們發(fā)現托管和承包還是一回事,所謂托管,不過是“托管商”們在‘摳字眼’而已。”王局長,針對此現象,縣教育局十分重視,下發(fā)文件要求一些學校盡快將食堂收回。尤其是在今年8月5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食堂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對外承包經營食堂的學校必須在8月20日前無條件與承包者終止合同,自主安排和管理食堂等,否則追究校長和相關人員責任。后由于“托管商”投入太大等原因,食堂的收回只能逐步進行。
“在學校食堂的轉變和學生的營養(yǎng)之間,我們寧愿選擇后者,也必須選擇后者,這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王局長說。
食堂新設備
可望變“國有”
就13名校長被處理的說法,王局長未具體透露詳情,他說,紀檢、檢察機關已經介入,相關案件還在調查中。“可以肯定地說,網絡上說13名校長被處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這是一些媒體為吸引眼球而不加證實地亂編出來的。”王局長說。
據了解,目前,從江縣人民政府組建的調查組已到東郎展開了調查。因為“托管商”對食堂托管之后已投入資金對老食堂進行改造,所以如何才不讓他們血本無歸也是工作組需要處理好的事情。
據了解,目前初步的解決辦法是對“托管商”引進的設備進行評估,后根據評估結果將這些設備轉變?yōu)閷W校的資產為學校所用。不過,棘手的是對食堂實施托管的學校不止東郎中學一所,要處置好,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要做。(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