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德這個人的名字聽起來已經不再感到陌生,只要一提到他,三穗縣款場鄉當地人都知道他是特愛管閑事的老頭,管閑事的程度達到無論嚴寒酷暑都會在款場鄉的大街上忙活一天,對大街上的“閑事”一件也不放過。而這一管居然管了26年的“閑事”。
2011年1月,聞悉老劉的感人事跡后,三穗縣交警大隊長李復洲和教導員吳開錦親自前往款場鄉看望他,對老劉進行了慰問,并送去慰問金,感謝他對三穗縣交通管理工作的支持。4月12日,大隊再次前往款場看望他,為他送去了反光背心、棉衣、皮鞋以及交通法律法規方面的書籍。慰問中老劉很感動的說,這20多年來都習慣了,我疏導交通也是為老百姓做實事嘛,道路通暢了,大家也不爭不吵了,繼續可以開車去目的地,我看著心情也舒暢,人也就高興了。樸實的回答真是令人佩服、令人贊賞。這20多年的義務交警工作背后也被人罵過無數次、也被人講得一點情面也不留,老劉還是堅持下來,因為他就是喜歡道路暢通后那些駕駛員們對他真誠的一笑。
老劉的執著漸漸讓款場鄉的道路交通變得暢通了,街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也少了,他的舉動深深的打動了周圍百姓、以及過往駕駛員的心,大家也愿意聽老劉打指揮了,老劉感到無比的欣慰。同時,款場鄉鎮府也于2011年8月給老劉下了聘書,聘請他為款場鄉義務交通協管員。
老劉的事跡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到了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吳昊洋導演親自下至款場鄉采訪老劉,并特邀老劉于國慶期間前往中央電視臺參加專訪欄目,老劉激動得熱淚盈眶,眼淚里包含的不只是激動,還有他26年來的無私的奉獻,背負著“沖子”罵名,終于讓他名正言順的站在款場鄉那條長街上做一名真正的義務交通協管員。
三穗縣交警大隊大隊長李復洲說,劉興德老人做的是相當于交通協管員的工作,他對減少交通事故、確保道路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提倡。也正是這種精神,我們不斷記錄,不斷宣傳報道,隨時學習進行自我教育。
此前,《人民公安報》、《道路交通管理》、《現代物流報》、貴州電視臺、《法制生活報》、《貴州都市報》、《貴州商報》、《貴州老年報》、《黔中早報》、《黔東南公安》、新華網、中國物流產業網》、《人過50網、貴州人民網、貴州民族法制網、黔東南信息港等各級新聞媒體紛紛報道劉興德老人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唐光新 張明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