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牌文字面
鑒定結論
凱里楊先生在幾年前利用出差之機,到山東濟南淘寶,陶得了“三十六計”中的“十三計”的玉牌。不過,這些玉牌是否是真品,制作于何年代,價值大小一直未有定論。近日,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拿出了鑒定結論,認定這些玉牌系漢代的玉制品。
在此前的采訪中,記者在楊先生的家中見到了這13張玉牌,每張為“一計”,分別是釜底抽薪、上屋抽梯、隔岸觀火、連環計、偷梁換柱、空城計、暗渡陳倉、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李代桃僵、假癡不癲、趁火打劫、以逸待勞等。記者看到,這些玉牌除了顏色有些變化之外,保存完好,沒有損壞痕跡。玉牌一面是古代文字,另一面是與文字內容有關的圖案。如“上屋抽梯”牌,文字面用古體字載明為“上屋抽梯”,圖案面則是一位古人爬在樓梯上,另一位古人則在樓梯下“搞破壞”,使勁將樓梯移開,畫面顯得形象生動。
前不久,楊先生經“高人”指點拿著這些玉牌,來到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申請鑒定。專家們采用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分析儀對玉牌無損成分進行了分析,最后認定它們系漢代玉器制品。
就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拿出的結論,記者電話采訪了我省資深的收藏人士祝波先生,他說,之前他反復琢磨過這些玉器,從它們的品質、玉器制材、產地、工藝等情況來看,都是真實的東西,非常罕見,價值巨大。
資料顯示,《三十六計》成書于何時學術界尚無最后定論,學者們傾向于“《三十六計》在南北朝時的宋、齊年間就已成書流傳,為該時期宋朝著名將領檀道濟所著”的說法。就此,楊先生說,《三十六計》成書或者被制成玉器,都是它形成軍事思想體系的重要標志,而在他持有的玉器被確定是漢代玉器制品的情況下,就可以證明三十六計形成獨立的軍事思想體系是在漢代。不過,楊先生的這些說法尚未得到學術界認可。(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