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黔南、黔東南、銅仁,請去東站
到畢節、六盤水、黔西南,請去西站
到遵義、安順,去東西站均可乘車
金黔在線訊 位于貴陽市南明區小碧鄉營盤村、水壩村境內貴陽客運東站從今日起正式啟用發車,此前在金陽客車站臨時過渡運營的原體育館片區客運站車輛將“整體打包”搬遷至東站。這意味著,我省公路客運中從貴陽市往返黔南、黔東南、銅仁3個主要方向的乘客今后不再舍近求遠,將到龍洞堡東站乘車出行。
43條班線發往5個州市11個省市
此次整體搬遷入駐東客站運營的運輸單位是原體育館片區的客運站。
據悉,為解決貴陽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的狀況,體育館片區客車站于去年12月26日搬遷到金陽客車站過渡經營。原體育館片區客運站搬遷至金陽客車站過渡經營的43條客運班線、437輛營運客車整體進入貴陽客運東站經營,班線主要包括貴陽至遵義、安順、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的省內班車,以及貴陽至上海、福建、廣西、云南、四川、重慶、湖北等省的11條省際班車。
據東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原體育館片區的客運站整體搬遷東站后,往返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方向的乘客就必須到東站乘車,遵義、安順反向及部分省際班線車輛在金陽客車站也有發車,乘客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出行站點。
此外,貴州省體育館車站原址將保留售票功能,建設“旅客服務中心”,開通24小時旅客乘車咨詢熱線,開設服務窗口,滿足乘客需要。
安檢設備。
由此,貴陽公路長途客運初步形成以下新格局:到黔南、黔東南、銅仁方向,請去東站;到畢節、六盤水、黔西南,請去西站(金陽客車站);到遵義、安順,東西站均可乘車出行。
一級客運站,日發送旅客1萬人次
昨日,記者從貴陽市有關部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即將投入使用的貴陽客運東站位于南明區小碧鄉營盤村、水壩村境內,距離龍洞堡機場僅1.5公里,并與貴黃、貴遵、貴開等公路相連,從東站進入貴陽市中心城區只需大約15分鐘的時間。
客運東站占地25000平方米,主站房面積2500平方米,停車場面積(含發車位、洗車場)15000平方米,共有發車位32個,站前廣場面積2000平方米。
售票窗口。
客運東站站內功能齊全、配套完善,售票廳內共設有9個售票窗口、1個退票窗口和1個問詢窗口,并設有候車區、母嬰候車室、便民超市、餐廳、辦公區及洗手間。
在東站站前還開辟有專門的公交車港灣停靠站和出租車候客區,站旁設有公交車專用始發站和社會車輛停車場。省道路運輸局日前對東站進行驗收,該站達到國家一級客運站標準,可容納70余條客運班線、600余輛客車進站經營,東站可日發送班車800輛次,日發送旅客1萬人次。
據悉,為加強客運東站的經營管理,進站經營的43條班線、437輛客車,按線路方向進行劃分,分配到相應區域停車發班,并實行統一微機售票、統一票價、統一客運代理費提成、統一服務質量、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營收日報表“六統一”管理制度。此外,在售票廳還按窗口位置對應劃分的衛生、綜治管理區域,防止“伢子”在廳內喊客拉客,站內的100名導乘人員將引導旅客,確保現場發車秩序和旅客人身安全。
4條公交線路直通貴陽客運東站
為確保往返貴陽客運東站的乘客順利轉乘,貴陽市公交總集團優化和延伸了現行的46路公交車及229路快巴進入客運東站。
此外,市公交總集團還新開辟2條快巴線路(240、245路),由客運東站分別連接至火車站(南明區)、小河、金陽客站區域,解決沿線市民的出行需求。
營運線路圖。
據悉,以上4條公交線路將配車56臺,日運營班次計劃388班,日運送乘客量將達3.1萬人次。除245路連接小河的公交車暫處于調式之中外,其他三條公交班線與23日客運東站啟用同時開通運行。
4路公交的具體線路分別是:
240路:客運東站——西南環線——機場路——油榨街——省軍區——服務大樓——火車站(往返)。
245路:經緯駕駛員城——客運東站——武警一支隊——鳳凰山——二戈寨——交警五大隊——小河平橋——黃河路——新村(往返)。
229路:客運東站——西南環線——機場路——油榨街——寶山路——北京路——北京西路——金陽南路——金陽客運站(往返)。
46路:客運東站——加油站——見龍洞——龍洞堡——見龍橋——警官職業學院——貴陽學院——武警指揮學校——朝鋼路口——三六八醫院——湯巴關——見龍洞路——城南楓竹苑——青年路——油榨街——市南路扣、蓑草路口——陳家坡——空招——沙沖路口——體育館——花香村——經干院——浣紗橋——頭橋(往返)。
記者了解到,為方便從龍洞堡機場到客運東站的乘客,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計劃增加2臺往返兩地的擺渡車,屆時將大大方便乘客從機場到客運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