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溪甘囊香蘆笙堂二期工程啟動實施后,歷經半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甘囊香蘆笙堂場地圖案布局顯現,風雨長廊主體建筑基本成形。
筆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有的忙著運送材料、有的忙著鋪墊青石板,有的按走線仔細排放片狀鵝卵石精雕細刻圖案,整個施工場地一片繁忙。
蘆笙堂場地圖案布局,有如當地民族服飾、銀飾、花帶等圖案或造型意向構圖。除了從整體上以蘆笙舞合圍的大線條青石板鋪墊的圓形造型外,環繞在中央大圓形圖案外圍的圓圈內還增加了類似苗族盛裝背后裝飾彩條的星狀圖案結構或苗族銅鼓鼓面上的星狀圖案結構。而中央大圓圈內分同軸多層圓環,環環相扣。每層圓環弧線間圖案各不相同,有的類似苗族花帶的二方連續風格用鵝卵石鋪展,有的如苗族盛裝錦段上的圖形單元用大理石裝點,而最外層按苗族蘆笙舞佩戴的銀角造型以二方連續橢圓弧線排列,從整體上看,風情濃厚,層次分明,交錯有致。
隨著工程建設的推進,蘆笙堂場地圖案更加古樸和神秘,風雨長廊更顯其風彩和誘惑,給甘囊香蘆笙堂增添了幾多情深意遠的神奇色彩,也給舟溪民族文化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張吉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