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內交通四通八達
據人民日報消息 玉屏是享譽中外的簫笛之鄉。而更讓人感慨的是,玉屏的“簫笛人”在這座僅有517平方公里國土面積,6個鄉鎮,15萬常住人口的縣城創造了奇跡。在許多人眼里,玉屏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一個彈丸小縣。但這里卻是貴州省東擴的橋頭堡,是中國中部經濟區和西部經濟區在貴州地界的節點!伴T大”實至名歸,至于“路多”,則是指其湘黔電氣化鐵路、玉三高速公路、在建的滬昆高鐵穿縣而過。交通區位優勢讓“十一五”期間的玉屏成了梯次承接東中部產能轉移的理想站點,共引資38億元,建成以大龍省級經濟開發區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業集群,150多家企業入駐興建,支撐玉屏提前一年多完成“十一五”GDP達到20億元的既定目標。
有別于此前單純引進產業資本的狹義招商引資概念已被玉屏所拋棄,代之而起的將是注重各經濟要素協調引進的“大招商戰略”。
貴州中偉公司剛剛成立,前身是2008年4月投產的星龍化工,專事生產鐵合金、化肥等行業需要的化工焦炭。而星龍化工的母體,則是位于湖南邵東的湖南星龍公司。作為全國首家利用焦化煤氣生產玻璃的企業,湖南星龍公司在業界可謂大名鼎鼎,其生產的保溫瓶膽日產達8萬只。由于西南5省還沒有保溫瓶膽生產企業,在玉屏移植湖南星龍模式就成了貴州中偉目前最大的一張牌。
就在貴州中偉的一路之隔,一個巨大的工地已經鋪開,焦化廠所產生的煤氣,將通過不到1000米的管道輸送至總投資1.5億元的玻璃廠項目中,可日產保溫瓶膽10萬只。
“玉屏處于湘黔省際邊界,區域經濟內生的競爭與協作正反映在玉屏發展的方方面面。此前我們也在往這方面使力,加快與周邊省市、縣市的區域經濟融合,但是協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弱化省際間經濟政策的差異,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這是‘十二五’期間玉屏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實施的主要途徑,就是加大引進經濟要素的力度,借外力促質變!
其實,這種區域性經濟互滲在玉屏早已展開,一組數據即可看出端倪:在玉屏近年招引進駐的企業中,70%以上是湖南籍;在縣城所有的第三產業和個體工商戶中,湖南籍依然超過了70%。有5000余企業老板或個體戶來自湖南。這樣的態勢在“十二五”期間將會更加明顯。按照業已設定的規劃,未來的玉屏,就是一個能源原材料、物流等企業的吸納地。四大工業區除了來自本省黔東南地區的部分企業外,主體是湖南長株潭和邵東邵陽片區的梯次轉移企業。
這樣定位和期待的理由,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實際助推。按照國家產業宏觀規劃,湖南長株潭和邵東邵陽地區被界定為限制性工業布局區域,而這里恰恰是這樣的企業聚集的地區,西進只是時間問題。同樣,由于黔東南旅游區的定位,這里的一些企業就近東移玉屏一線也是最佳選擇。就在今年,僅本省的岑鞏、鎮遠、施秉、三穗等鄰近縣,就有60余家精煉企業來玉屏洽談。
更值得期待的是,省際邊區區域經濟的聯動規劃,極有可能在幾年間,在湘黔邊區形成一個以玉屏為中心的“超級縣城”——一城兩省三縣。
沿湘黔電氣化鐵路、玉三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滬昆高鐵線,在不到50公里的距離內,從東向西等距排列著湖南新晃、玉屏、岑鞏3座縣城,水同源民同俗。玉屏已于今年6月開工的茅坪新區的界址,已進抵岑鞏縣城。玉屏大龍擴容后的開發區范圍一直向東,與湖南新晃縣于2008年9月開工的前鋒工業園區的西界正好完成了無縫連接。新型工業化、倉儲物流產業等多門類產業布局所助推的三縣聯動,將完成一次罕見的城鎮化進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