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包苗寨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是一個擁有200多戶,1000多人的古老苗寨,苗語稱“0ub bud”(歐布),是苗語轉音,意為有山包的水邊。
巫包村位于劍河縣觀么鄉西南面,地處仰阿莎湖庫尾。西距省會貴陽250公里,東距黎平支線機場105公里,距縣城4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現有劍河至盤溪、南加公路過境,境內溝壑縱橫,谷深千米,山勢巍巍,野嶺疊翠。寨子四面山巒陡峭,逶迤連綿,古樹蔭森,溪水環繞,山青水秀,被人們譽為“巫山峽谷”,是縣境內少有的風景佳地。
巫包為仰阿莎姑娘的誕生地,相傳“仰歐色(仰阿莎)”原來是一只仙鵝,一天早晨一群仙鵝從天而降來到巫包湖灣“仰歐神泉(寨中一水井)”洗澡。其中最為漂亮的仙鵝幺妹看中了寨中勤勞勇敢的阿月(月亮)哥,在仙鵝們都紛紛飛上天的時候,仙鵝幺妹卻躲到水井里,守侯著阿月哥的到來。第二天拂曉,阿月哥挑著水桶到井邊時,突然聽到井里傳來歌聲,意為仙鵝仰阿莎愛上了阿月哥,妹愿和哥做一家。阿月哥聽到歌聲后回唱:仰阿莎妹若在意,哥愿與阿妹結終生。仙鵝幺妹仰阿莎便穿著紅繡的盛裝浮出井面,與阿月哥喜接連理。仰阿莎心靈手巧,繡出一幅幅美麗精致的刺繡圖案鑲制于衣裙上,并教會了村里的姑娘們繡出美麗的紅繡服飾作為嫁衣。從此,村里的姑娘們為了紀念仙鵝仰阿莎,特以紅色絲線為底,用藍色絲線銹出的仙鵝圖案為主的紅繡極品。因此,巫包紅繡也被稱為仰阿莎服飾。這里傳唱著仰阿莎敘事歌,已被列入國家級文化遺產名錄,有被人們供奉的仰阿莎井、仰阿莎神樹、七星塘等文化載體。(龍家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