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自己 “臥底”麥當勞
雖然喜歡餐飲,但真正經營起來很吃力。如何讓自己一手創立的“外婆心”脫胎換骨,成為擺在何增武面前最大的難題。
苦苦思索后,何增武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到最好的餐廳去當“臥底”,學習別人的管理經驗。
2004年5月份,何增武通過應聘成為麥當勞做一名普通員工。送餐點餐、收拾桌子、打掃衛生、幫助制作快餐,為了學習麥當勞的先進經驗,了解他們運作體系,運營管理模式,何增武什么都做。
何增武說:“跨行需要沉淀”,自己不懂的就得多向別人學習。
在麥當勞 “臥底”,何增武茅塞頓開找到了自己管理、運營的差距:
其一、麥當勞后廚設備設施相當完善,加上油炸等簡便操作,用水極少,所以非常干凈,地面幾乎找不到水滴;
其二、麥當勞后廚分區規范有序,比如分有清洗區、熱加工區、品管區,讓整個后廚物流傳遞有序,保證了客流高峰出品的質量和速度。
其三、麥當勞的在細節處理上,如何讓廚房沒有老鼠的方法。
說到如何消滅老鼠,何增武津津樂道:“你們一般會怎么處理老鼠亂竄的問題呢?”
“看到了就消滅、老鼠藥、沾鼠板。”“或者養貓也可以”聽到這樣的回答,何增武哈哈大笑:“兩個字,堵洞” 。
其四、完善的運營手冊,什么都有規范,什么都有標準,一切均有章可循。
學習歸來后,何增武將從麥當勞學到的管理經驗運用到餐廳,特別是在產品標準化和管理模式化方面,外婆心都得到很大改進,餐廳軟硬件都得到大大的提升。
十年磨一劍,畢露鋒芒!
在各方面都運作成熟后,何增武將100平米以上的“外婆心”升級為“一心一客”簡餐廳,主營米飯套餐和香鍋雙人餐,小面積餐廳依然保留“外婆心”快餐品牌,主營砂鍋系列和席家木盆菜系列。
一心一客在產品標準上,首創了三包成菜制度(三包指調料包、蔬菜包、肉包),所有菜品在店鋪三包合成,操作更簡單,口味更統一,培訓更容易,極大地解決了菜品標準化問題。
在團隊建設方面提倡并堅定地推行三多三少管理模式:多溝通、多贊美、多培訓,少發火、少指責、少扣罰。讓每一位員工在一心一客都能開心工作并得以成長。
一心一客還創立了管理九大系統: 內外監測系統、團隊經營系統、危機應對系統、品質管理系統、財務管控系統、標準化作業系統、運營輔導系統、店鋪營銷系統、營建輔導系統。
做產品有步驟,會議有步驟,聚餐有步驟,員工溝通有步驟,連收餐盤都有標準的步驟。
何增武說:“要用麥當勞的體系,把自己的東西做好,然后超越麥當勞。”
決心孵化500個百萬富翁
何增武成功摸索出一套連鎖經營體系后,何增武沒有盲目地 “快馬加鞭”擴大經營,反而放慢連鎖腳步。
這個“固執”而沉穩的男人,10年來,專注而執著地經營著“一心一客”,用近乎蝸牛似的速度演繹簡餐連鎖。
一心一客誕生時只想把一家店經營好就足夠,當第一家店成功后,不斷復制第二家、第三家,直至一心一客在中式簡餐領域站穩腳跟,并走向行業前列。2010年涉足連鎖經營時,一年時間便如雨后般春筍迅速增長30多家,直到今年一下子簽約62家,一心一客從放緩速度到高速發展,何增武有自己的想法。
何増武說:“沒當過運動員的教練不是好教練”,一心一客從第一個店面成立開始就只做一件事,夯實基礎。
這么多年,不斷完善、總結成功的連鎖模式,何増武要讓自己更有能力、有資格扶持全國的加盟商,讓每個加盟商進行標準化復制,以此保證盈利,在全國孵化出500個百萬富翁。
為簡餐崛起而努力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國心。”每天早上,一心一客的每家餐廳都會唱響這首《我的中國心》。為中華民族簡餐崛起而努力,或許在外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何増武卻執著地堅守著這一使命。
一心一客推出美食地圖,即按照中國地圖,一個月走一個地區,推出這個區域的地方特色菜,讓外地人吃到家鄉的味道,也讓顧客足不出戶,品嘗全國各地特色美食。
明年,一心一客將成立快餐商學院,把創立的九大系統傳播給更多的愛好餐飲管理的人,不僅針對自己的加盟商,還面向整個餐飲行業,讓更多熱愛餐飲的人加入到其中。
將簡餐進行到底
未來10年,一心一客將再打造兩個不同檔次的餐飲簡餐品牌,加上現有的一心一客和外婆心形成高、中、低格局的簡餐品牌線,覆蓋不同人群、不同區域、不同投資商的市場需求牌(比如有30萬以上可以投資一心一客,而有15萬以上可以投資外婆心,8萬以上可以投資香香鹵面),幫助想從事簡餐事業、想創業致富的加盟商。
閑余之時,何増武喜歡練練太極,他說,太極有陳氏,楊氏,孫氏,吳氏等,他期望中國有更多的一心一客、鄉村基、真功夫,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中式快餐品牌在東方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