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江坐在輪椅上為娃娃們上課
貴陽新聞網-貴陽晚報訊 在六枝特區落別鄉抵耳村喇叭寨,有一所民辦的教育啟蒙班,今年34歲的陳順江既是創辦者也是這里唯一的一名教師。與普通教師不同的是,陳順江是一名殘疾人。在過去十二年間,盡管病痛一直伴隨著他,但陳順江從未間斷過教學。他將村寨里貧困讀不起書、父母不讓讀書的娃娃招到班里,教他們一至三年級的語文、數學。他共幫助400多名娃娃重返課堂,正是因為陳順江提供的教育機會,不少娃娃走出山村繼續學習知識,有的還考上了大學。
坐在輪椅上的老師
在六枝特區落別鄉抵耳村喇叭寨,輕易就能找到陳順江的家,循著孩子們稚嫩的讀書聲走去,村口池塘邊一間石頭砌成的簡陋房屋出現在眼前。這里既是陳順江的家,也是學生們的教室。
“現在我們來學習16的加減法……”在十平米左右的房間內,陳順江的輪椅朝著黑板,他只能微微側過頭來看著孩子,握著粉筆的手微微發抖,而四名“學前班”的學生坐在簡易的課桌后,認真地盯著黑板。到了下課時間,四名娃娃聚到陳順江身邊,有說有笑。“陳老師對我們很好。”5歲的陳順啟說。
1978年,陳順江一出生就被檢查出雙足腳踝骨發育畸形。初中時,陳順江的父親過世,家中失去了經濟支柱,只能靠母親種地和采草藥維持生計。后來,他在高考中考上了貴陽的一所專科學校。然而,因為家中貧困、學校又無法提供助學貸款,陳順江放棄學業回到家中。從小學到高中,刻苦的陳順江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還拿過初中英語競賽的第一名,多年來的努力頃刻間化為泡影,但他并沒有就此消沉下去。
2000年,回到村里的陳順江發現,寨子里很多本該讀書的適齡兒童都在田坎邊嬉戲。“我調查后發現,很多家長擔心上學的地方遠、不安全,或者家庭經濟困難、拿出不學費,就不讓孩子去讀書。”陳順江說,當年,他便開辦了教育啟蒙班,“我希望幫村里的孩子完成我未圓的大學夢。”
堅持辦學十二年
陳順江辦學的消息一傳出,村民們打心底信任這個勤奮老實的年輕人,不少人主動幫他貼出入學通知單,還騰出兩間民房當教室。第一學期,陳順江的班里來了40多名學生,其中不少來自相鄰的村寨。面對少數認為孩子沒必要上學的家長,陳順江還會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勸說家長把孩子交給他,“就算以后出去打工,也要看得懂合同、會簽名吧?”
由于經濟困難,有的人象征性地給陳順江一二十塊錢書本費,有的則根本拿不出錢。陳順江沒有多說,他和母親賣掉了家中的包谷,為學生買來課本和上課用的粉筆。
陳順江就這樣教起了娃娃們一至三年級的數學和語文。在教學的頭幾年,陳順江胸膜炎復發,健康每況愈下,站立都很困難。還要拄著拐杖在兩個教室間來回上課,“一天至少要摔個兩三次”。到了2006年,因為胸膜炎導致身體情況惡化,陳順江已完全無法站立,只得坐上輪椅上課,這一教就是十來年。
幫助四百娃娃返課堂
2008年,汶川地震時,陳順江和母親把賣草藥賺得的14塊6毛錢捐給災區,這一事跡通過中央電視臺報道,陳順江開始受到外界關注。不少好心人為他捐款、贈送新的輪椅,并帶他到六盤水市治療,如今,他的身體條件已明顯改善。
2011年,陳順江送走了最后一批20名學生,他本打算結束啟蒙班。“現在公辦小學條件改善了,而且完全免費,我都勸家長送孩子去公辦小學讀書。”不過,很多家長表示,更愿意將孩子從公辦學校轉回來讓陳順江來教。一名學生家長說,陳順江對學生很負責,“連我家娃娃的鉛筆都是他削的。”現在,陳順江沒有再正式招生,只是有娃娃愿意來,就教授他們學前的知識。“只要還有一個孩子愿意來,我都會堅持下去。”
“雖然我不是‘正牌’的老師,但教過的娃娃也有400多人了,我能體會到那份驕傲和自豪。”陳順江說,幾個月前,他教過的一名學生突然和他取得聯系。電話中,陳順江得知這名學生正在凱里讀大學,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