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百萬”是一位大家熟知的股市名人,然而股市中真正炒股資金在百萬元級別的并不多。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98%散戶持流通市值不超過50萬元,超過100萬元的只占0.89%,千萬元以上只有17000余戶。事實上,中國不缺富豪,胡潤《財富報告》稱,內地千萬富豪人數已達96萬人。正如有評論指出,現在的A股市場只是小散戶在里面“折騰”,而大多數富豪對此興趣不大。
A股“楊百萬”真不多
炒股資金超500萬元的只有3萬余人,占比0.06%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近日發布數據,截至2012年4月,A股自然人持倉賬戶數約為5600萬,其中流通市值1萬元以下的占35.67%,市值1萬元至10萬元的占49.16%,市值10萬元至50萬元的占12.67%,市值50萬元至100萬元的占1.51%,市值100萬元至500萬元的賬戶49萬個,占比0.89%,市值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賬戶35564個,占比0.06%,1000萬元以上的賬戶17987個,1億元以上的826個。
換言之,10萬元是個重要門檻,流通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賬戶占比高達85%;50萬元則是個大門檻,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賬戶占比高達98%。只有不到2.5%的自然人持倉賬戶市值在50萬元以上。去年年初以來一個顯著特征是,大戶人數明顯下滑,持有流通市值百萬元以上的比重不到1%,想成為股市“楊百萬”并不容易。
著名投資人揚韜指出,這個數據基本能反映出股市里富人的多少來。2008年,全國持股超過50萬的個人賬戶有45萬戶,超過500萬的更只有1.4萬戶。到了2012年,情況好轉了,但持股市值逾50萬的也只有84萬戶,超過500萬的只有35000戶。應該說,除了“大小非”外,中國的富人對股市的興趣并不太大;抑或,中國的富人本來就不多?
富豪投資另有渠道
買私募和理財產品以及興趣投資成熱門
事實上,中國并不缺富豪,中國千萬富豪的增長速度比很多人想象得快。胡潤研究院去年發布的《財富報告》告訴我們,除港澳臺地區之外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千萬富豪人數已達96萬人,億萬富豪也有6萬人。也就是說,目前每1400人中就有1人是千萬富豪。
那么,這些富豪們,或者說個人可投資資產千萬元以上的人群在財富管理上,又有何新舉措呢?招行與貝恩管理顧問公司聯合發布《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千萬富豪們的財富管理需求正呈現多元化趨勢。資產配置方面,該人群對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類別投資產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其中包括私募股權、信托、陽光私募等新興的投資熱點。南京知名私募大佬常士杉介紹說,他們發行的私募基金“起步價”都在百萬元以上,購買者大多是南京以及周邊城市的富裕人士。這些人一般不直接參與股票市場投資,但對私募基金投資倒很積極。此外,興趣投資也成為當前的一大投資熱點,如紅酒投資、藝術品投資、高爾夫投資等。
富人為啥不買股
看重資金安全,年回報10%就很“滋潤”
富人為何對股市不感興趣?南京一私人銀行客戶經理說,從客戶群體看,這些富裕人士最看重的是資金安全和分散風險,對投資回報期望并不太高,他們喜歡選擇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
李嘉誠原私人理財顧問陳作新說:“我認識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客戶,從不沾手股票,只買國債,一年只有10%的回報,年利潤每年為100萬元——年年賺,活得挺滋潤的。即使只有500萬元的本金,如果年回報達到15%,那便是75萬元的利潤。有了這樣的收益何需再冒股票投資的高風險呢?
散戶你還留守嗎
靠股市掙錢不易,小散自嘲“咱也該撤了”
“富人都不買股票,我們小散戶還在股市折騰啥啊”,這是一位股民在股吧里的留言。富豪們對股市的態度無疑對散戶也有著一定的啟示。二十多年來,幾乎沒有幾個散戶在股市上賺到錢。
盡管富豪不買股票,但股市中并不缺乏手握大量資金的機構。中登公司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A股市場持倉市值在億元以上的賬戶有5412個。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散戶處于信息滯后、認識滯后、決策滯后的弱勢地位,加之操作失誤,“一盈二平七虧”已成鐵律。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表示,“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監管層似乎意識到重視廣大中小股民的利益對于維護股票市場穩定是多么重要,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出臺。有評論員指出,通過制度建設,讓股市環境越來越好,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包括富豪們進入股市,真正形成價值投資,廣大中小散戶也能從中得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